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發表文章指,外部環境動蕩不安是今年中國經濟復蘇的“攔路虎”。去年第4季度,外需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可能已降至0附近,今年作用預計會進一步減弱,甚至出現「負拉動」情況,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大經濟工作之首,就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並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放在首位。
管濤指,中國擴大內需的關鍵在於能否避免「資產負債表衰退」,即市場主體的資產負債表惡化,甚至資不抵債並陷入技術性破產,企業行為由“利潤最大化”轉向“債務最小化”,以盡快擺脫財務困境,導致總需求不足且寬鬆貨幣政策失效。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和19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長期停滯就是前車之鑒。
管濤指出,近年中國企業和居民部門槓杆率均出現停滯現像,2021和2022年,企業債券融資分別按年少增1.16萬億元和1.24萬億元。去年居民人民幣貸款按年少增4.09萬億元,居民儲蓄存款驟增17.84萬億元,在實體經濟領域,居民消費傾向降低、儲蓄傾向提高,民間投資意願不足。
人民銀行的問卷調查結果,去年第4季,受訪城鎮居民有22.8%表示增加消費,61.8%表示增加儲蓄。企業和居民加槓杆意願和能力不足,原因包括預期轉弱、市場主體選擇躺平,以至疫情持續衝擊、市場主體現金流短缺,因此即使防疫和監管政策調整,經濟社會活動正常化後,市場主體也不會立即擴大投資和消費。
管濤指,要關注就業創造主力的中小微企業,和邊際消費傾向較高的中低收入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修復進度。疫情三年來,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遭受嚴重的財務衝擊,需要重新建立“護城河”。當局一方面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加強政策協調聯動,及時遏制經濟下滑勢頭,兌現經濟復蘇預期,帶動企業、家庭擴大投資和消費。另一方面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避免出台或出現挫傷民企積極性的政策或輿論,進一步維護和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他又說,全國人口負增長和勞動參與率降低,對潛在產出影響深遠,如果政策用力過猛,可能加劇通脹風險,也可能透支未來發展潛力。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年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不能失之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