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早前的「兩會解讀報告會」發表演講,重申他認為2035年之前,中國經濟每年有8%的增長潛力,考慮到要實現雙碳目標、綠色發展、縮小地區和城鄉差距、照顧弱勢群體,以及應對國內國外各種挑戰的問題,如果用好各種優勢,在2035年之前實現6%左右的年均增長完全有可能。

至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何只定出5%左右的增長目標,林毅夫認為有三方面原因,包括今年的報告是上一任總理做的,將目標定得較為保守,有利於新班子有更寬鬆的施政空間。第二是國際上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來自外部的打壓隨時可能出現,甚至加碼;國際金融市場狀況同樣不可預期,例如歐美銀行危機等,所以增長目標太高會很難實現。另外內地各地區發展條件不同,經濟增長目標太高,可能令一些沒有條件的地方,放棄高質量發展的其他目標。

林毅夫又指,現階段中國在創新方面具備三個優勢,第一是後來者優勢。他以1940年代的德國、1950年代的日本、及1980年代的韓國為例,三個國家當時人均GDP,是美國同期的25%左右,類似中國目前的情況,當時他們實現10多年,平均每年人均GDP 8%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都有同樣的潛力。

第二是換道超車優勢。林毅夫指出,以數字為生產要素的新經濟方興未艾,特點是新技術的研發周期特別短,投入以人力資本為主。在新經濟領域,中國不單止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而且,中國人力資本多、國內市場大,產業配套齊全,這些優勢是德國、日本、韓國在追趕階段時所沒有。

第三是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林毅夫說,德國、日本、韓國在追趕階段,並無因為國際格局演變導致被打壓、“卡脖子”的問題,但中國85%的製造業還處於相對傳統的領域,不會被卡脖子,高新領域的技術一般多個發達國家都擁有,對於美國獨家擁有的技術,中國可以用新型舉國體制來克服,雖然有代價,但不是死路,甚至有可能開創出一條新路。

此外,他說,中國除了技術創新優勢之外,還有人口質量紅利的優勢。中國雖然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但人口質量的紅利,隨著新增勞動力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而增長,人工智能也將減少勞動力數量下降對經濟增長帶來的挑戰。中國亦擁有巨型國內市場,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市場,即使用市場匯率計算,亦是世界第二大市場。

至於2023年,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經濟反彈。去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增長只有3%,今年會有反彈。正如2021年的增長達到8.1%,是因為前一年只有2.2%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