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一個討論「中國式現代化」的論壇表示,十八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非常緩慢,人均GDP每年的增長只有0.05%,但進入工業革命後,經濟發展速度加快20倍,人類物質水平翻一番的時間,由1400年縮短為70年;到19世紀中葉以後,更加縮短為35年。

他指,由於西歐國家率先開始現代化、工業化,成為19至20世紀初的世界列強,將其他國家、地區變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一戰的時候,民族主義風起雲湧;二戰後,原來的殖民地、半殖地國家紛紛在政治上獨立,學習西方現代化。當時的看法是,政治上推行憲政民主,經濟上實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社會主義國家推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不過,林毅夫指,二戰結束78年,很多發展中國家並未能依照西方的模式,成功現代化,普遍陷入貧困陷阱,或是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都希望實現工業化,收入水平趕上發達國家。但是中國的現代化是在政治上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而不是實行西方的共和憲政;經濟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

林毅夫指,中國式現代化在建國以後,幫助國家快速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尤其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連續44年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達到9%,人均GDP的增長平均每年8個百分點,是發達國家的4倍。去年人均GDP 1.26萬美元左右,距離高收入國家的門檻13205美元僅一步之遙,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和按照市場匯率計算的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林毅夫又指出,從工業革命到現在,在西方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進入到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只有12億人,佔世界人口比重15.8%。而中國有14億人,佔全世界人口比重18%。也就是說中國變成高收入國家以後,全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可以翻一番有多,從15.8%變成33.8%。

他又強調,中國要實現的現代化是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和自然和諧共生、和平發展的現代化,而不是像西方那樣靠殖民、掠奪、戰爭來實現的現代化。至於如何實現,他說,根據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框架,要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只手的共同作用下,依照每個地區的比較優勢,在市場中幫助企業家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做大做強,從而形成競爭優勢。

林毅夫認為,如果能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每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都能夠實現共同富裕。如果發展的方式能夠最多地創造就業機會,就可以令到以勞動收入作為主要收入的群體,分享發展的果實。而資本積累加快後,勞動力就會變成相對短缺,工資水平會上漲得非常快。例如深圳,80年代的時候僱用保姆每月二、三十元,進入到90年代是一兩百元,現時已經要到七、八千或上萬。

同時,資本回報是以利率衡量的,利率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是逐漸下降的,形成富人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本越來越貶值,在這種狀況下,收入差距就會縮小。林毅夫說,他曾經用跨國的數據來檢驗,發現越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的經濟體,它的堅尼系數越小,越是違反比較優勢發展的經濟體,收入差距越大。

他又指,中國有句話“衣食足而知榮辱”,人民的物質水平提高,就會更注重精神層次的文明禮節、榮辱,物質和精神就會協調發展,同時人們會不斷地提高他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包括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政府就會在環境政策上更加完善。

林毅夫指,改革開放之前,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制度之下,優先發展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由於違反比較優勢,企業沒有自生能力,只能靠政府的保護、補貼才能生存。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當時沒有遵循華盛頓共識倡議的,一次性全部取消政府干預,而是實行雙軌漸進的方式,還積極因勢利導、招商引資,一方面維持了穩定,不會好似像蘇聯、東歐,國有企業全部倒閉;另一方面讓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形成競爭優勢,快速發展。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資本迅速累積,從資本極端短缺到現在越來越豐富,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變化。國有企業所在的行業都符合比較優勢,有非常大的競爭力,就不需要保護補貼。對少數關係到國防安全,或者是在百年未有大變局下,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則採取不同做法。

在開放上同樣要由雙軌制變成單軌,取銷數量限制,降低關稅,所以十八大後開始探索設立自由貿易區,在資金流動上,除了管制短期流動的熱錢,對於長期的資金流動,像外國直接投資,應該享受國民待遇,資金應該可以自由進出。

林毅夫說,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發展中國家過去在西方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普遍不成功,原因是將西方憲政民主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追求目標,但他們沒有發達國家的經濟基礎,所以普遍失敗。而中國式現代化,為其他遭遇挫折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現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