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耶倫完成4日訪華行程後,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訪問表示,她進行了一次「建設性的訪問」,並與中國官員就全球經濟狀況、出口管制和國家安全,進行一系列非常實質性的會晤。
耶倫說,北京有一個新的經濟團隊,重要的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打開持續的溝通渠道,可以透過相關渠道提出和討論關切的問題。她認為今次行程在建立這些關係方面是成功的。
耶倫星期日在美國駐華使館召開記者會,總結訪問時指,美中存在重大分歧,需要明確而直接的溝通;而她同美國總統拜登,都並非以大國衝突的框架來看待中美關係,他們相信世界夠大,足以讓兩國繁榮發展。她又重申,美國並非尋求同中國脫鉤,指脫鉤是災難性,實際上亦不可能。
耶倫在哥倫比亞電視的訪問就指,她的目的是確保兩國不會進行「非故意」的升級行動,避免對彼此整體的經濟關係造成傷害。耶倫訪華前夕,北京宣布對芯片的重要原材料鎵和鍺實施出口限制。美國去年10月起,限制先進芯片和製造設備輸往中國。
耶倫說,她向中方表達關注鎵和鍺的出口管制,又解釋美國限制芯片和設備輸往中國,只是因應國家安全關切,採取很狹窄、很有針對性的行動,她不清楚中國的出口管制,是否出於同樣理由而實施。
她說,疫情以來,中美高層官員以至民間都很少接觸,很容易造成誤解。她又說,中國正採取措施應對經濟放緩的憂慮,美國企業有機會獲利,但又強調,國家安全仍然是美國關注的優先事項,指有些領域,國家安全確實涉及某些先進技術的軍事應用,美國需要有所保留,以保護國家安全。
中央電視台的《國際銳評》就指,在中美關係陷入建交以來最低谷之際,耶倫的訪問和表態,有助緩和中美關系,但同時耶倫依然「拿國家安全說事」,又聲稱要制定一套「公平」的經濟規則,分析認為,在改善經貿合作方面,中美之間依然存在分歧,特別是美方依然有不少事要做。
央視的評論指,中美關係陷入困境,歸根結底是美方對華認知出現錯誤,把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在經貿關系上,美方一些人依然抱著“美方吃虧、中方佔便宜”的錯誤想法,沒有真正認清中美經濟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加強合作是中美雙方的現實需求和正確選擇。
評論指,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世界三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雙方加強經貿合作,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期待耶倫回國後,能夠見到美方拿出實際行動,與中方一起推動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讓中美經貿合作早日見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