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胡曉煉,在一個論壇講到建設金融強國,指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績,但距離中央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她指,目前已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內地設立機構,30家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都在內地有分支機構,全球最大的40家保險公司近半數進入中國市場。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內地債券市場。但截至今年9月,在華外資銀行的資產總額3.79萬億元人民幣,僅佔全國銀行業機構資產總額的1%,外資保險機構總資產約2.33萬億,僅佔全國保險機構總資產的8%,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餘額,佔比2.4%,外資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佔比4.35%。推進高水平金融開放需進一步加力。

西方鼓動外資離華 需積極引進留住金融機構

胡曉煉說,中央提出建設金融強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對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具備舉足輕重影響。但同時,西方國家宣揚中國威脅論,以“去風險”為名鼓動外資企業從中國市場轉移,還把“脫鉤斷鏈”擴大到金融領域,將部分中國企業從全球或地區知名股票、債券投資基準指數中排除。中國經濟疫情後復蘇和轉型升級中,出現一些階段性困難,都令部分國際投資者產生疑慮,投資中國的信心受到影響。

她說,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著力推進金融開放進入高水平深化升級的新階段。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拓寬金融開放的領域。要積極引入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完善並擴大機構和業務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要使外資進得來、留得住,讓進入內地的外資金融機構,有必要的發展條件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來華人員移動支付有堵點 需與國際信用卡等貫通

她又說,境外來華經商、旅游、短期訪問交流的人員,在獲取基礎金融服務上還有不少難點堵點,例如目前中國移動支付應用普及化程度居全球第一,兩大移動支付平台的用戶數目都超過10億,是著名支付服務提供商PayPal全球用戶數目的三倍以上,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但對外國來華人員消費形成堵點,要盡快將國內的移動支付與國際普遍適用的信用卡等支付方式貫通,便利外籍人員來華。

她又提出,西方國家將產業鏈、供應鏈從中國轉至東南亞地區,而這個地區是中國的近鄰,是中國貿易投資增長最快,也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地區。要重點積極開展與周邊地區的貨幣金融合作,深化本幣支付清算和投融資,便利各類主體開展“走出去”和“引進來”業務。

胡曉煉又強調,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人口,以及所處的現代化騰飛階段,是吸引外資來華的最大優勢。要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要消除監管的空白,做到全覆蓋,還要提升精準性、有效性。

開放使經濟體制更完善 摒棄賺錢至上要服務實體

她指,中國曾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等幾次重大風險的嚴重衝擊威脅,但中央始終堅定不移堅持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使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經濟實力更加強盛。而在借鑒發達國家現代金融業成熟經驗做法,引入通行監管規則的同時,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摒棄金融賺錢至上、不擇手段的理念行為,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價值取向,堅持互利共贏,讓國際投資者分享中國發展的機會和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