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北大博雅講席教授林毅夫在一個會議,解釋所謂國進民退、中國經濟崩潰論及中國未來增長潛力。指民營企業投資減少及民營企業貸款比重下滑,是受到外部衝擊,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慢所導致,必須有準確認識,否則如果認為民營企業比重下降是因為受到政策壓制,就容易產生悲觀預期,對於未來發展失去信心。

林毅夫指,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以後,發達國家實際上一直未能全面恢復。經合組織(OECD)高收入國家在1980至2008年間的經濟增速平均每年是2.7%,美國則是3%。但2008年以後,這些發達國家並沒有進行必要的結構改革,增長速度明顯下滑。恢復最好的美國,2008至2022年間,年均增長只有1.8%,經合國家的年均增長只有1.5%。

發達國家金融海嘯後未作改革 拖累全球經貿及民企表現

同時,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也沒有全面恢復,發達國家增長慢導致進口需求低,中國出口就減慢,增長率從之前30年每年接近20%,下降到現在只有5%左右。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出口部門,也就是民營企業部門,造成民營企業產能過剩,而且發達國家的恢復遙遙無期,甚至仍在下滑,導致民營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很差,不願意投資,因而他們的銀行貸款就減少。

林毅夫指,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下,中國政府必須採取一些逆周期投資,以穩定經濟。最明顯的例子是2008年,推出“4萬億”的積極財政政策,做了不少基建;由於發達國家的經濟一直沒有復蘇,以基礎設施作為逆周期的措施也一直沒有停下來。

他舉例,中國高速公路由08年的6萬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17.7萬公里。高速鐵路由1000多公里,增加到45000公里,佔全世界70%以上。4G、5G鋪設亦都一樣。由於這些項目都是大型的、具有外部性的基礎設施,所以由國有企業來做。政府如果不做這些投資,民營企業貸款的佔比看起來會高一點,但日子會比現在更難過。而這些大型基建需要鋼筋、水泥、平板玻璃等材料,可以給民企創造需求。

中國崩潰論源於周期波動 美國經濟放慢尋替罪羊

至於“中國崩潰論”經常出現,是因為經濟發展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周期性波動。一段時間新的產業出現,即使產業符合比較優勢,但由於爭相投資,就會造成產能過剩,部份企業經營績效不好,投資能力和意願就會降低,令經濟發展減慢。例如鄧小平南巡後,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鄉鎮企業一擁而上,去投資當時的熱門產業,例如家電,同時出現幾百條生產線,導致產能過剩,在這種狀況下,經濟需要調整。

林毅夫又指出,中國和美國有個很有趣的對比:美國經濟增長放慢時,通常會把原因歸咎於其他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是歸咎日本,現在歸咎中國;而當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時,國際學界普遍認為根本原因是中國自身的體制機制問題,覺得不易改、不能改,由此對中國經濟產生悲觀情緒,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崩潰在即。

中國最快明年晉身高收入國家 可維持5%或以上經濟增長

林毅夫強調,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經濟方面有人才多、大國市場和產業配套齊全的優勢;中國有85%的產業還屬於傳統產業,具備後來者優勢,同時有非常好的通信基礎設施,很好的數字經濟基礎,推動傳統產業結構升級,進行數字化改造,民營企業在這些領域可以大有作為。

林毅夫認為,中國仍能維持每年5%甚至更高的經濟增長,繼續佔全世界增長的30%左右,仍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機會最多的國家。他指,人均GDP已經接近13000美元,現在高收入國家的門檻是人均GDP13845美元,他估計,最快2025年,最慢2026年,應該可以跨過這個門檻,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