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奇在重慶一個論壇表示,中國汽車業的總產值去年已達到11萬億人民幣,佔全國GDP比重接近10%,首次超過房地產,成為中國的第一經濟支柱。去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按年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佔有率達到31.6%。

李奇指,傳統上汽車製造業具有產業關聯度大、資金積累能力強、帶動就業人口多等眾多特點。而新能源汽車由於融合大量"汽車以外"的技術,可以說帶動中國產業發展史上規模空前的技術創新。

他指,新能源車同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的最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大量應用相關技術,一方面推動汽車智能化發展,另一方牽引其他產業加速創新。

王俠:中國乘用車出口佔比遠低於德日韓

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論壇表示,中國新能源車被指產能過剩、低價傾銷,事實是中國2022年底就結束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而美、日、德等國的補貼仍然繼續。中國新能源車的產能利用率目前為76%左右,與美國相若。

王俠又指,中國乘用車出口佔總銷量的比例只有15.9%,遠低於德、日、韓等國;中國品牌電動車在海外的售價也明顯高於國內,而有些國際品牌電動車在中國的售價,則遠低於歐洲市場。

他強調,少數國家和地區的去全球化逆流,不會成為主流,更不會改變歷史的大潮。中國車企出海不會一路坦途,不要被已經取得的成績沖昏頭腦,要有迎接更多困難和挑戰的心理準備。

不過,李奇指出,新能源車產業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包括電池技術還有較大改善空間,安全、低溫衰減問題有待解決,同時要降低成本,令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汽車去年出口500萬輛,創歷史新高,但新能源車面臨美國、歐洲等的歧視性補貼政策和限制政策,中國品牌車企要思考未來出海之路,如何才可以"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