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旗下《金融時報》引述業內人士指,利率下調仍有空間,但亦面臨內外部約束。報道指,今年以來,人行已多次公開表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但前期政策效果仍在顯現,未來亦會結合形勢變化繼續做好逆周期調節。而進一步降息面臨內外部“雙重約束”。內部方面,銀行淨息差繼續收窄;而外部要考慮人民幣匯率的因素。

報道指,中性利率亦衡量利率水平的一個角度。主流觀點認為,當前中性利率水平在2%左右。而今年以來,人行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在1.8%的較低水平,考慮通脹因素後的實際政策利率不到2%,仍低於中性利率,意味著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對實體經濟的穩固支持力度。

至於人行日前公布5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301.85萬億元,按年增長7%;5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9.3%。報道引述專家指,當月融資總量平穩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信貸增速受去年高基數和一些短期擾動因素影響,但節奏更加均衡,整體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報道指出,當前金融機構信貸投放依然缺乏足夠的需求儲備;地方政府督導下,虛增存貸款的現像有所緩解。在此背景下,5月新增貸款仍然接近萬億元水平,並不算少。業內反映,地方化債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對5月貸款也有下拉作用,將這部分因素還原的話,當月新增貸款實際上是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金融發展不僅需要考慮規模,同時更要考慮質量,“擠水分”是推動中國金融發展由大變強的關鍵。報道指,以往有靠虛增存貸款,做高金融數據的現像,這種情況在經濟轉型升級階段越來越不可持續。今年以來採取措施主動“擠水分”,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於避免資金沉澱空轉的要求,過程中M2增速會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