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秘書長伍浩在《 人民日報 》發表文章,指新質生產力不是生產力的局部優化與簡單迭代,而是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重大變革,同時涵蓋發展方式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

文章指,未來要統籌做好“硬投資”和“軟建設”,以投資帶動產業體系補短板、鍛長板。多措並舉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培育更多消費新業態新熱點,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提高產業體系質量和效益。

文章又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施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行動計劃,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施"數據要素×"行動計劃,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新材料、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布局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

伍浩亦指,要完善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引進外資,在增值電信、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等領域開展准入試點。繼續支持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建設,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准入,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

伍浩指,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必須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努力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文章說,中國工業規模保持全球領先,去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3萬億元,佔全球製造業比重近30%,連續14年位居世界首位。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多種主要農產品產量均為世界第一。服務業增加值達68.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54.6%,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2%,撐起國民經濟“半邊天”。綜合交通網絡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5G基站總數達到337.7萬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文章又指,內地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取得顯著成效,形成新能源汽車、高鐵、電力裝備、船舶、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一大批優勢產業,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實現從無到有、從不可用到可用的重大跨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競爭更趨激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僅是推動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強國家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