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道指,美國政府知會盟友,如果日本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和荷蘭艾司摩爾(ASML)等,繼續向中國供應先進的半導體技術,美國將考慮採取最嚴厲的貿易限制,考慮實施一項名為「外國直接產品規限」(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簡稱 FDPR)的措施,對使用任何美國技術的外國產品實施管制。

彭博報道形容,美國政府的立場似乎站不住腳,指盟友認為美國的想法苛刻,亦認為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僅得幾個月時間,無理由在現階段改變政策;而美國企業亦認為,華府實施的對華出口限制,實際是懲罰他們,正嘗試推動改變。但拜登政府仍然向日本及荷蘭提出加強對華限制的想法,如果他們拒絕跟隨,美國實施FDPR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大。

彭博指,美國的目標是說服盟友,限制他們的公司為已經售予中國的設備,提供服務和維修。美國亦正考慮對特定的中國晶片公司實施額外制裁。彭博引述消息指,東京的官員已經表示,不會執行美國的要求。

彭博分析,美國考慮更嚴格的貿易限制,顯示華府企圖組成統一陣線,針對中國晶片的嘗試落空。美國在2022年10月全面限制向中國出售先進的晶片和製造設備,一年後進一步收緊措施,希望防止中國獲得尖端技術,提升軍事能力。

這些限制雖然令華為、中芯等中國企業更難取得半導體設備,但同時令讓美國公司損失數以10億美元計的收入,美國晶片業投訴,他們承受大部份代價,需要盟友更多合作,防止中國規避管制。但這些公司亦不希望政府使用FDPR,擔心會激起日本和荷蘭反抗,停止合作。世界各地的企業也會有更大的動機,將美國產品剔出供應鏈,以避免新的規限。

美國有國會議員就指控有外國企業"鑽空子",令中國的晶片製造商,獲得其他國家的設備和技術,繞過對美國機器的需求。他們指,其中一個例子是中國最先進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長江存儲科技」,這家公司在2022年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後,立即受到打擊,2個月內被迫裁員10%,但長江存儲仍然可以提升技術,據彭博社報道,華為最新的旗艦手機就是採用長江存儲的晶片,朝著實現全中國供應鏈邁進一步。

巴克萊去年11月的報告指,美國的出口管制「至少到目前,似乎正在打一場輸掉的戰役」。紐約聯邦儲備銀行4月一份報告指,美國的出口管制令美國供應商損失總計1300億美元的市值。報告指,由於供應商無法找到替代客戶,令美國實施的出口管制,反而損害他們試圖保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