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撰文分析內地7月經濟數據,指除了服務業生產指數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速小幅回升之外,其他指標仍處於慣性回落過程中,顯示有效需求不足、市場信心偏弱等壓力加大。如果要確保實現年度經濟發展目標,政策應盡快加力。

溫彬指,需求不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包括7月出口以美元計按年增長7.0%,較上月的8.6%回落,按季收縮2.3%,更是歷史同期最弱表現。全球經濟降溫、美國庫存回補力度偏弱對中國出口形成拖累,影響製造業投資開始減速,1至7月累計按年增長9.3%,為今年以來最慢增速。

消費需求方面,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按年增長2.7%,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呈現低位企穩態勢,但主要受基數效應影響,經季節調整後按季增長0.35%,慢於歷史同期表現,消費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

至於基建投資,1至7月按年增長4.9%,較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刷新2022年初以來的最慢增速。建築業新訂單指數已經連續7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下。新增專項債中70.7%為特殊新增專項債,但資金不是用於項目建設,而是償還存量債務,顯示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已經影響到基建資金。房地產市場繼續築底,70個大中城市樓價繼續下行,不過,房企資金來源改善,新開工面積降幅略有收窄,市場有邊際改善跡像。

溫彬指,7月底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及早儲備並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表現出穩增長的迫切期望。事實上,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行動,各項利率陸續下調,但效果有待觀察,市場主體的融資意願有待進一步提振。

他說,展望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有望繼續寬鬆。隨著商業銀行淨息差穩定以及聯儲局9月降息落地,中國再度降息的空間已經打開;降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仍然存在。結構性政策工具將在科技金融、養老金融、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及住房租賃等領域加快推進。

他又指,除了貨幣政策之外,更關鍵的是加大財政政策力度,提供有效資產供給,引導經營主體加槓杆,以及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高水平開放來提振經營主體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