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12次會議正在北京舉行,市場注視會議公布新的化解債務政策細節。昨日的首日會議,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由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作出說明。

議案明確通過以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方式,來置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與之前隱性債務置換方式一致,而並非早前市場部分猜測指,是發行特別國債,用中央財政來償還地方隱性債務。按照會議議程,今次人大會議本周五(8日)結束,到時將有更多化債的詳細信息披露。

所謂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是指政府及部門在法定政府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及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為了防範風險,2018年以來中央通過強化監管,嚴肅問責等舉措,初步遏制隱性債務增長勢頭,並逐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財政部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納入政府債務信息平台的隱性債務餘額,比2018年摸底數減少了一半,債務風險可控。

在化解隱性債務風險舉措中,內地自2019年開始通過允許地方發行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來置換隱性債務,至今這個發債規模約4萬億元人民幣。這種方式可以實現延長債務期限,降低償債利息,令債務管理透明化,有利防範隱性債務風險。

國家財政部早前宣布,將推出近年力度最大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舉措,。

財政部長藍佛安早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為緩解地方政府化債壓力,除每年繼續在新增專項債限額中,專門安排一定規模的債券,用於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外,亦計劃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來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相關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後再向社會作詳盡說明。

藍佛安強調,這項即將實施的政策,是近年來推出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無疑是一場政策及時雨,將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可騰出更多資源發展經濟,提振經營主體信心,鞏固基層三保。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認為,在當前地方政府面臨較大債務壓力與經濟發展任務的雙重背景下,新一輪債務置換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地方政府而言,發債置換隱性債務有利隱性債務顯現出來,優化地方債務結構,減輕付息壓力。更重要是釋放財政空間,地方政府能更靈活調配資源,支持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發展,如教育、醫療、環保等,從而增強地方經濟的內生動力和社會福祉;亦有利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明顯緩解以至杜絕部分地區亂罰款亂收費,有利改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