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董事長李東生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表示,過去的20多年,以世貿規則為基礎的全球投資貿易自由化,核心在於全球市場最高效率的配置各種生產要素,這種配置加速全球經濟發展,但亦產生發展和財富分配的不均衡,中國製造業要考慮轉變未來的發展模式。

他認為,應該從單純的輸出產品,轉變為更多與當地共建工業能力,從在當地建立生產裝備型的企業,轉變為建立區域經營中心,把更多的核心能力、經濟價值創造和當地的經濟發展融為一體,使中國企業在各國市場持續發展,又能夠得到當地社會的歡迎和支持。

李東生指,過去20多年,TCL在全球一共建立38個製造基地和46個研發中心,以及在全球主要海外市場建立5個區域經營中心。這些調整支持集團在全球化業務發展當中,能夠規避很多貿易壁壘,亦更為當地市場接受。

李東生表示,TCL去年年海外營收是1420億元人民幣,大概佔集團營收近一半。現時TCL的海外業務營收,已遠超過單純產品的出口。他強調,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相信唯有堅持開放共贏的理念,才能實現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和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