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徵對等關稅,其中向台灣徵收32%關稅。台灣主要出口的半導體暫時未納入,不過伺服器和電腦零附件等對美出口大宗貨品,則首當其衝。根據台灣2月對美國出口數據顯示,自動資料處理機及電腦零附件等前2大對美出口產品,佔比高達6成4,兩者出口金額近75億美元。
台灣行政管理機構發言人李慧芝指,美國對等關稅強烈不合理,台方高度遺憾,將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交涉,要求說明。
中國國民黨指,美方的做法,不僅是對台灣企業的重大打擊,更是對賴清德當局「依美抗中」政策的一記重擊。
台灣學者吳大任指,盡管半導體、藥品等項目暫時豁免,但半導體供應鏈應用範圍廣泛,涵蓋汽車、AI服務器、筆電等產品,去年台灣對美出口,佔比已達23.5%,今年預估將超過25%。保守估計,對等關稅對台灣GDP直接影響介於15%至20%,非常可怕。
中經院:算法簡單粗暴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表示,美國對台灣對等關稅計算方式,為去年台灣對美逆差, 除以美國自台灣進口金額 ,最後對台課徵約一半的關稅, 算法「簡單又粗暴」。
台灣國際貿易部門統計,去年台美雙邊貿易額1578億美元,年增34.8%,美國出現約740億美元貿易逆差,按年增約5成5,是美國第6大逆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