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為新冠患者診症治療,浸大學理副校長、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卞兆祥教授表示,從上月十八日為新冠病人提供遙距免費診治至今,他們發現病人利用中藥治療後,病況大有改善,但有一部份病人亦出現後遺症,包括咳嗽時間較長,較為疲倦,體質恢復較慢,所以學院為新冠病人度身一套治療計劃,希望透過中醫方法,令病人加速康復進度。

他說,之前他們與醫管局合作,研究新冠病毒狀況,大部份康復病人出現無力、睡眠質素差、焦慮、胃口差、嗅覺未完全回復等,他們透過中醫中藥,針炙等方法幫助改善,加上運動鍛鍊,讓康復者修復功能損傷,到目前來說,效果良好,大部份病人康復進度都很快,出現後遺症的比例較少。

他認為, 病人必須及早治療,拖延治療時間的話,出現後遺症機會愈高;但一旦出現後遺症亦無需太擔心,只要及早治療,都可以逐步康復。

卞教授又說,日常湯水亦對促進康復有幫助,譬如有病人出現乾咳、無氣,可用沙參、麥冬煲雪梨,對滋潤肺部,止咳有幫助;部份患者出現胃口差、糞便較爛,可嘗試煲一些化濕氣湯水,用木棉花,雞蛋花等植物煲湯水亦有幫助。

至於在中醫角度如何預防新冠病毒,卞教授就認為,除盡快接種疫苗外,如果能提高本身的正氣,可以防止感染,就算一旦感染,病情亦會較輕。浸大中醫藥學院製作了一條防感方,給予高危病人預防,化濕解毒,以提高病人的抵抗力;他們亦研究一些緊密接觸者,何減少被感染,已有四至五萬人使用,包括部份醫護人員,效果不錯。防感方可以透過浸大中醫藥網頁搜尋到,但如果不清楚自己體質,就最好先諮詢中醫師的意見。

至於飲食方面,卞教授認為新冠病毒的特徵是「濕氣重」,預防上最好是少吃生冷、寒涼及帶濕氣的食品;若果發病時出現發燒、喉嚨痛及乾、痰中帶黃,建議不要進食太多煎炸食物,因為會加重熱氣,加重患者出現咳嗽、喉嚨乾、便秘的病況,同時建議患者多飲水,清除病毒,加快康復。

至於有人擔心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卞教授說,過去兩年間,發現少部份人接種後有不適、肌肉酸痛、低燒等,都可以諮詢中醫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