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超過604萬人口的惠州,是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中面積第二大,超過1.1萬平方公里。在2020年,惠州出口本港的總額達461.78億元人民幣,佔全市總額近三成;而截至2019年底,當地合共有5457間港資企業,佔全市總額超過六成,可以說是港商的聚集地之一。
市內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包括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亦有6個省級產業或工業園區。當地政府為鼓勵港澳青年前往創業,兩年多前已提出多項便利措施,包括創業培訓、就業和租金補貼等待遇,讓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以相對較便宜的租金租住人才住房,並為在基地創業的青年提供貸款支持。
港設計師看中內地對產品升級需求
香港設計師陳鋒明(Levo)2015年北上創業,創立綜合型新興設計公司inDare,為企業提供產品、品牌,甚至空間體驗設計服務,是當地同類型企業中規模最大,不少內地知名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網易和華為等,都是inDare的客戶。
公司辦公室設於深圳,團隊早年亦曾經進軍惠州市場,Levo表示,主要是看中內地對產品升級的需求。他說,「內地有很多產品需要升級,以往很多產品設計欠缺考慮,可能只滿足到基本需求,但隨著經濟發展,大家希望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相應需要更高品質的產品,就衍生出很多機會」。
Levo認為,在灣區城市創業最大的挑戰,是要了解當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多年來我感受到整個內地市場其實很開放,不會因應你來自某個區域,就特別關照你或戴有色眼鏡」。
他又說,港商要清楚釐定公司價值和目標客戶,口碑亦很重要。「主要是視乎你可否完成客戶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之前工作關係,我去很多工廠參觀,認識很多朋友,他們會介紹可以匹配需求的客戶給我。」
宜善用香港背景優勢
Levo表示,港商背景比較國際化,在內地發展創意類型的業務,會有設計理念方面的領先優勢,「很多企業都會基於你是香港設計師、有香港背景,會更願意與你洽商,是很歡迎的一種態度」。他指,本港市場成熟度高,各地知名品牌都會在香港設分店,能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體驗,「例如金融服務或保險業務等,我們都有很多先進或領先之處,應該利用好優勢」。
對於有人認為,兩地的發展程度有差異,Levo指,中央政府早年提出《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之後,的確有一段時間要打通兩地政策,到真正落實時又遇上疫情,導致部份配套跟不上發展;不過內地當局在疫情下大力撐住企業,正正為他們打下「強心針」。
他印象最深刻是疫情剛爆發時,內地政府為企業提供3個月免租補貼,「這不是小數目,看到政府在這方面要穩住中小企,是很關鍵的就業群眾基礎,加強我們的信心,令做生意的人比較樂觀」。
灣區城市各類生活保障全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袁民忠表示,內地當局除了在疫情下採取支援措施,亦為當地營商人士提供各類型生活保障。「衣食住行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你去一個地方居住,有事需要求醫,可否參加當地的社保、醫保,或者有家人有求學需求等,都是重要的。」
他說,灣區發展過程中,有制訂有關人文的不同政策,目標都是希望建設為更宜居、宜業的地方,「即是不只去賺錢、做生意或打工,更要生活在較好的地方」。
袁民忠又鼓勵有意到灣區發展的人士,親身到當地體會,指不少灣區內地城市的生活條件都比香港優厚。「在大灣區9市中,例如惠州、江門及肇慶等城市,本身的生活節奏及條件,對香港人而言可能是吸引的地方,意思是未必每日都要開到100公里最快才是最好,因為空間確實比香港大很多,機遇亦會大很多。」
灣區電子商貿發展如火如荼 港商可到內地找伙伴
香港貿易發展局大中華區助理首席經濟師曾詩韻表示,惠州雖然是傳統製造業城市,但電子商貿方面的發展都如火如荼,港商不應只著眼過去發展,更要放眼未來。
她說,「整體大灣區都是向服務業或電子商務,甚至科研產業發展,與香港的合作空間非常大」,建議港商可以到內地尋找合作伙伴,即使不熟悉市場,都有「盲公竹」提供協助。她又指,「首先要獲取資訊,了解一下你想向哪個方向發展,再找多些資料,甚至做深入探討」。
曾詩韻又說,在服裝產品、飲食業和包裝業等方面,有傳統產業優勢的江門,近年亦開始發展金融服務及生物科技等產業。「江門本身金融或旅遊業的底子,未必及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但正因為在這方面缺乏,所以進步空間較大。我們看到在電子商務,或者健康科技和生物科技等方面,發展空間都非常大。」
她提醒有意到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港商,多留意當地政府網站,了解不同優惠政策,亦可參加貿發局或其他商會定期舉辦的講座和展覽,有機會與內地港商或政府部門人員交流,他們會即場解答一眾創業者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