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及中大兩所醫學院聯合研究發現,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在感染Omicron病毒後,能對其他種類變種病毒產生更強烈和廣泛的中和抗體反應。

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表示,研究去年四月開始進行,跟進已接種新冠疫苗人士,部份已接種亦都出現「突破性感染」,他們除感染原始病毒,亦感染Omicron BA.1或2,觀察打針與無打針的分別。基本上無打針人士一旦感染BA.1或2,抗體水平不高;但若果已接種疫苗,抗體可以達到320個單位,比無打針感染所產生的抗體水平高出6倍,就算抗體隨時間下降,起碼有6至9個月,再受感染機會會大大減低。 若果無打針,由於抗體水平低,會有再受感染風險。研究亦發現,打針後感染Omicron病毒,亦能更有效對付Beta、Delta,及原始病毒。相反無打針的,就沒有「交叉保護」。

許樹昌說,若果之前無打針而感染,等於打了第一針,但因為本身抗體水平不高,大約三個月後會跌得很低,若果遇到新的變種病毒,又有可能再受感染。若果受感染人士,康復後可以接種疫苗,如果本身年紀大,有長期病患,一個月後可打第一針,健康人士康復後三個月可以打第一針。至於六十歲以上或免疫系統失調人士,總共就要打四針。

許樹昌指,本港現時每日確診個案維持在230至300宗個案,仍然是高水平,説明社區有很多傳播鏈,Omicron已在社區植根,短期内難以清零。他又不同意應取消60以下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指接種疫苗後,抗體水平會隨時間下降,加上有不少人從事有高傳染風險的工作,仍然要靠疫苗通行證鼓勵市民接種。

許樹昌指,世衛關注的2款新變種病毒株BA.4及BA.5,主要在南非流行,研究發現,他們的傳染性更強,亦會再減低疫苗的效能,要密集留意,如果在世界廣泛流行,本港可能會引起第6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