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疫情之下,不少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徵狀。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表示,他們在第4波疫情期間研究,發現本港可能有12.4%市民出現類似徵狀,包括長時間有不開心的想法,當接觸與他創傷經驗有關事物或物件時,會特別引發精神或身體不適及緊張。
她解釋,創傷後壓力症徵狀第一類是侵入性記憶,患者不能夠控制自己想起不開心的情況;第二類是情緒上出現異常「忟憎」或憤怒,部份患者出現迴避行為,對於疫情,他們可能不想接觸,這些徵狀可能持續一個月或以上。研究亦發現,比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通常是學歷低、失業或低收入人士。
她說,團隊同時對二百多人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在疫情下,受訪者對新冠肺炎相當負面,甚至較03年SARS更差,亦好影響情緒,由於他們吸收資訊不足,建議政府可以加大宣傳教育。另外,非政府組織亦擔當重要角色,可以給予受訪者很大支援,包括提供防疫物資等,提議政府同非政府組織可以多些合作,給予市民更多支援,減上他們在情緒上的徬徨。
對於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她建議患者服食任何藥物前,最好先諮詢醫生,希望患者明白疫情下不開心是正常的心理狀態,但如果發現負面情緒非常影響自己日常生活,應徵詢專業意見,包括是否需要藥物協助。至於對其他未必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可能只是疫情下不開心或沮喪,她建議避免過份接觸疫情相關新聞,與及盡量保持自己社交及家庭網絡,對大家能夠跨過疫情非常重要。如果長者不懂使用通訊科技,可以要求社福機構提供協助。
最後,她認為市民可以想想,如何為自己家人或朋友提供甚麼支援,互相幫助之下,可以以正面態度跨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