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近年騙案數字屢創新高,由2019年的大約8200宗,增至去年逾1.9萬宗,增幅逾1倍。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市民稍一不慎,就有機會成為騙徒的提款機,甚至被蒸發整副身家。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去年平均每半小時就發生1宗騙案,涉款約65億元,即是平均每日有1700萬元被騙走。他形容「一不留神、一舖清袋」,不論幾十元的網購,抑或是上百萬元的保證金,騙徒都不會放過機會,因此警方將舉辦大型防騙宣傳活動,聯同各專業界別一同推動「全城防騙」訊息。他又指,由於有騙徒假扮內地官員行騙,因此警方將邀請內地公安人員講解,強調內地執法人員不會在港執法,亦不會透過電話或社交媒體,要求市民轉帳或繳交保證金等。

有騙徒藉疫情行騙 文員被騙廿萬

本周的《防騙專家》系列報道,首先探討近年電話騙案的趨勢,並找來兩位電騙受害人分享經歷。其中化名陳先生的事主約40歲,是一位文員,今年初接到自稱「互聯網公安署」人員來電,最終被騙走約20萬。

「對方懷疑我在微信發布售賣新冠病毒假藥、洗黑錢。他操普通話,有提及自己的職員編號,甚至請我用電話檢查究竟該電話號碼是否正確,證明他沒有騙我。」

騙徒除了主動要求事主核實虛構的身份,亦事先盜取受害人的個人資料,增加事件可信性。陳先生指,「騙徒首次來電時,能準確說出我的全名、身份證號碼、年齡及出生日期,令我最初沒有懷疑。他越問越多,再過一段時間又打電話來,都頗煩」。

陳先生後來按騙徒指示,登入一個假冒內地司法網站,裡面顯示一張包含他的姓名和相片的追緝令,甚至有加蓋印章。

「他(騙徒)指,要檢視我的銀行資產,我提供了部份資料,對方由始至終都沒有要求我匯款。翌日他要求我在手機下載一個流動應用程式,裡面載列了多間銀行的名稱。對方聲稱銀行公會要審查我的資料,其實那是「木馬程式」,會盜取你的銀行帳戶和密碼等。」

騙徒威脅7旬婦將14萬元存入新戶口

另一位受害人是70多歲的婆婆,她去年底接到詐騙電話,對方假扮內地公安,指控她非法賭博,警告如果她不將14萬元存入新開設的銀行戶口,並交出網上銀行帳戶和密碼,就會將她拘捕。婆婆因為害怕,於是同日立即前往開戶並存款,後來再去提款時,職員告知戶口內的存款已經全部被轉走。

「全部錢被轉走了我都不知道,錢沒了都沒辦法,以後我都不會胡亂聽別人的話,不會亂信人。」

警方心理學家:騙徒會利用人類心理弱點構建陷阱

警方臨床心理學家何頴思表示,一般電話騙案的騙徒設計陷阱時,都會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傾向及弱點。她說,「很多受害人其實都不是因為愚蠢而墮入陷阱,而是騙徒太懂捉心理。當有人告訴我們可能有危險時,尤其是從權威人士口中說出,我們會傾向先相信,立即找身邊的人求助,碰巧就遇著騙徒。無論你有否犯案,都會寧願先保障自己安全,而相信該名權威人士,決定先跟隨對方的要求行事,之後再慢慢決定是否抽身」。

何頴思又指,騙徒在過程中會多次要求受害人保密,以免他們向他人求助,繼而識穿騙案;騙徒亦會訛稱事件有緊迫性,試圖透過時間限制,向事主施壓,「不停指受害人犯了很嚴重的案件,但他們(騙徒)可以幫忙,不過受害人要很快匯款、很快提供所有個人資料。當受害人情緒高漲或受壓時,未必會想得太多,即使有懷疑或害怕,都會跟隨騙徒指示,提供所有個人資料」。

反詐騙協調中心:近期有騙徒以疫情作為幌子

本港前年錄得1193宗電話騙案,較對上一年增加近85%,雖然去年數字稍微回落至1140宗,但涉案金額有增無減,由約5億元增至逾8億元;其中過半個案,騙徒都會假冒官員,例如聲稱自己是內地公安或香港衞生署職員等。

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分析了部份騙徒常用的手法,中心高級督察陸鴻基表示,大部份電話騙案的詐騙集團,都以海外為基地,騙徒除了假扮速遞公司、銀行或政府部門職員外,近期亦會利用疫情作為幌子。

陸鴻基指,「騙徒會指受害人身份被盜用,並被誤認曾到訪高危地區,之後指受害人由內地走私抗疫物品、偷運疫苗到港,或在內地散播與香港疫情有關的假消息,要求他們配合調查,包括要用手機下載木馬程式,或到訪偽冒司法機構網站,輸入自己的網上銀行資料及密碼。最終受害人會被轉走戶口內所有存款」。

警方強調,任何執法人員都不會向市民索取銀行戶口密碼或金錢,作調查用途,一旦有人自稱執法者的人這樣做,就一定是騙徒。警方又指,通訊辦已經規定,電話營辦商必須在流動電話的來電顯示中,以「+」號識別境外來電,如果市民接到「+852」字頭的陌生來電,就代表是假扮本地來電,很可能是詐騙電話。警方呼籲,市民如有懷疑,應立即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警方會有專人接聽,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