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處6月起實施《小型無人機令》,市民如要操作重量250克以上即甲二級無人機,需要到民航處的「SUA一站通」網站為無人機註冊,以及買第三方保險;如果重量達7公斤以上,或要求在許可高度、速度、範圍、時間以外飛行,駕駛員更需要考取進階操作執照;至於部分甲一類機種,亦可註冊申請作甲二類操作。除了特定罪行之外,條例生效初期會設有6個月過渡期。截至星期一,已有超過5900人註冊為駕駛員及4700架小型無人機申請註冊。
無人機航拍會創會人周亦樂估計,現時全港有約5萬名飛手,推算需要註冊的只有一成半至兩成人完成登記,大部分飛手「好似打針咁,拖得就拖」,部分更已放棄玩無人機,或轉飛甲一類無人機。周亦樂表示,不少建築公司因不清楚條例,已經暫時擱置使用無人機測量,或者改用甲二類機種,在過渡期內繼續操作;亦有前線地盤員工向他透露,公司傾向負責操作的工友以自己名義註冊,擔心出現意外時的法律風險。
民航處回覆查詢時解釋,無人機註冊制度與車輛登記相類,註冊人通常機主。當局說,會與小型無人機團體、測量和工程專業人士和教育機構等各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確保規管制度可靈活配合小型無人機的發展,和多元操作需要。
玩家認為保費貴卻步
新法例要求甲二類保險的最低保額是500萬元,而乙類保險則為1000萬元。周亦樂指,現時市面符合要求的保險計劃只有幾間,亦關注日後的保費水平,認為現時每年約1000元,相較電單車、汽車等保險仍然是不划算。「大部分玩家認為,500元一年已是不能接受,有人更加玩得少,一個月才一次,費用都比較貴。」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表示,現時大部分乙類無人機都已經買了保險,無人機在本港仍然是新保險種類,仍要視乎註冊平台的數據,包括駕駛員及其無人機數目、飛行次數、操作技術、經驗,以及意外報告等,才能評估風險、定下保費金額,因此暫時未有確實定案。她提醒,購買第三方的保險規定下年6月才正式生效,業界將會與當局保持緊密聯繫,又稱若公司評估過數據,認為是可承受的風險,相信不少公司願意推出計劃。
記者:林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