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收到不少自稱是銀行職員,推廣「低息貸款」的來電,看似是Cold call,但實質很可能是騙局的開端。有騙徒借假扮銀行和投資公司職員,向人推銷「低息貸款」,並以索取「風險評估報告」為由,要求事主先墊支作為「保證金」,才批出大額低息貸款,最終騙徒收到款項後,就會逃之夭夭。

警方今年首5個月,就一共接到522宗這類「低息貸款騙案」,受害人損失金額合共約5400萬元。有受害人雖然曾經在受騙過程中,嘗試打電話向銀行核實職員資料,但由於未做得徹底,最終都未能識破騙術,損失約30萬元。

事主:先付款後借貸感可疑 曾致電銀行確認職員身分

化名做Ann的事主,去年11月尾,收到一個自稱是銀行職員的來電,對方向她推銷低息貸款。「騙徒模仿銀行職員的語氣,並說出自己的職員號碼,扮得好似。案發當日因為我曾聯絡過銀行,處理公司帳務,一聽電話以為對方回電。雖然自己不是急需現金,但聽起來息口吸引,便一直聽下去。」不過,騙徒指Ann並無固定薪酬,需要先接受「風險評估」,騙徒要求Ann在指定的「投資公司」開立戶口,存入款項作為「保證金」,以便索取「風險評估報告」,聲稱完成程序後,Ann可以再轉走款項。

Ann對付款後才能借貸的做法,一度起疑,便根據當時假扮銀行職員的騙徒,提供的職員資料,致電相應的銀行查詢,結果獲銀行確認有相關員工,令Ann放下戒心,跟隨騙徒的指示存款到一個私人戶口。不過,Ann將部分款項存入戶口後,騙徒就要求Ann暫停存入餘款,其後再提供另一個戶口供Ann存款,到Ann完成存入款項,一直未有獲發「風險評估報告」,令Ann感到可疑。Ann的家人其後到「職員」提供的地址查證,發現現場並非所謂的「銀行」和「投資公司」,Ann於是報警。

事後回想,Ann懷疑自己存入首筆款項後,引起銀行懷疑,凍結了騙徒的戶口,令騙徒要急於變陣,叫她轉到另一個戶口匯款。她又認為,雖然自己嘗試查核「職員」身分,但仍未做得透徹。「騙徒去一間分行,隨時可以索取職員卡片。朋友事後也提醒我,我可以要求銀行相應的職員回電,就會更穩妥。銀行也指,這類申請不會簡單得可以在電話進行,必須會要求客戶在分行簽署文件。」

有騙徒叫受害人到假律師樓辦手續

除了假扮銀行職員,早前更加有騙徒,會叫受害人去假律師樓或者會計師樓辦理手續,令事主信以為真。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黃成榮提醒市民,不要被門面瞞騙,「我要整個會計師樓,貼個牌就可以了,租間隔屋,一個星期就可以裝修好,借傢私擺,誰做會計師或律師都可以安排好。」

他認為,最重要是透徹的查證,「如果騙徒想你中招,可以造假。行騙可以是一個有組織的罪行,有一大班人構思橋段,甚至有真正律師協助鑽法律漏洞,更可能有會計師幕後給意見。一些犯罪組織會聘請大量律師和會計師洗黑錢,所以不要以為凡事可信。因此市民第一、要量力而為,第二、要查證清楚,第三、如有懷疑,要停一停、想一想,不要快作決定,延遲決定最多只會蝕點著數,起碼不會賠上身家。」

警方:借錢前先墊支屬無稽 小心查證真偽為上

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陸鴻基表示,騙徒主要用「個人銀行戶口」,而非「公司銀行戶口」收款,而借錢前要先墊支,更是無稽之談。如果收到自稱銀行職員來電或訊息,可主動致電相關銀行的查詢熱線,向銀行核實職員身份和電話號碼的真偽。

他又表示,銀行職員批出私人貸款時,不會相約顧客到非銀行分行或辦公室辦理借貸手續,也絕對不會要求去指定律師行辦理手續,如果不去就不批貸款,亦不會轉介你去另一個財務公司借貸或簽署文件,作為批出貸款的條件。如果懷疑律師樓的真偽,亦可以透過香港律師會網頁(www.hklawsoc.org.hk)或查詢熱線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