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短訊」(phishing)是騙案的一種,騙徒會發出虛假短訊,誘使受害人登入虛假網站,藉此將惡意軟件植入事主的流動裝置內,盜取他們的銀行資料及密碼。

釣魚短訊騙案手法日新月異,騙徒不時轉換假冒對象。其中假冒電子支付平台的案件去年5月首次出現後,警方在一年內就已錄得逾400宗相關個案,損失金額達480萬元。今年首5個月,亦有近200宗假冒郵遞服務公司的釣魚短訊騙案,事主合共損失610萬元,案件宗數及損失金額均較對上一年高。

受害人誤以為包裹有問題 遭假網站盜取個人資料

本集《防騙專家》分享的個案,涉及12月一宗釣魚短訊騙案。事主陳先生(化名)當時收到騙徒假冒速遞公司發出的短訊,聲稱他有一個由外國寄來香港的郵包有問題。

「短訊中有一個網址,要求我按指示去做。因為我在那段時間曾上網訂購東西,所以不以為然,以為自己的訂單出問題,於是登入了該網站。裡面要求我補回差價,折合大約10港元,又要求我輸入信用卡資料和密碼,於是我輸入了信用卡資料。」

大約一小時後,陳先生收到銀行發出的訊息,指他在外國網站刷了一筆上萬元的帳單,他就發現自己受騙。「我愣了一下,立即致電銀行查詢。銀行指我在外國網站刷了筆數,我向對方指沒有,銀行反問我詳情,指我有機會受騙,叫我快點報警,又指幫我停用該信用卡。」

陳先生指,由於騙徒誘使輸入信用卡資料和密碼涉及的金額太小,令他降低戒心,又指回想過來,覺得該虛假網站有點簡陋,「上面有速遞公司的名稱,登入網站後亦看到速遞公司的標誌。顯示的電話號碼很長,像是外國號碼,我以為真的是速遞公司,於是就相信了」。

網絡安全專家:釣魚短訊內容粗疏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網絡安全經理林嘉棋(Arktos)分析指,很多市民日常生活使用的服務,例如速遞、醫院或政府服務,都會以短訊發放資訊;如果騙徒用短訊行騙,接收者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墮入陷阱。

「現時很多商店轉型,在網上已經可以消費,相對方便了,但其實要核實社交媒體的商店真偽,對一般市民來說難度十分高,所以多了市民會容易墮入陷阱。」

Arktos又指,釣魚短訊內容及行騙手法粗糙空泛,如果市民本身並沒有使用相關服務,可以直接無視短訊內容;亦可透過電話號碼前的「+」號,識別海外電話號碼,即是如果來電或短訊的電話號碼,前方有「+852」標記,就很大機會是騙徒將海外號碼假扮成本地號碼。

釣魚騙案並無既定目標年齡群

Arktos表示,近年越來越多青少年擁有手機,騙徒一般不會選擇特定年齡的行騙對象。「現時小朋友的手機內,都可能有家長的信用卡資料,甚至從小朋友口中套取他們家人的資料,比直接騙一個成人更容易。」

他指,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公司,聯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開設的「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夥伴計劃」(Cybersec Infohub),可以提供最新的防騙資料。他又提醒懷疑收到釣魚短訊的市民,「千萬不要發送給自己的朋友,亦不應發送到公眾地方,詢問到底是否詐騙電郵。因為再發送出去的話,會幫助騙徒將有問題的短訊再散播出去,如果收到的人沒為意,按下釣魚連結的話,就變相幫助了騙徒」。

警方:騙徒漁翁撒網 或會在網址「做手腳」

警方網罪科網絡安全組協作隊高級督察楊栢灝(Paul)表示,釣魚短訊攻擊的騙徒,主要會利用漁翁撒網方式,發出包含釣魚網址的短訊給普通市民,假扮成速遞公司、網上付款服務商、政府部門或銀行等。

「這些有問題的連結,通常都會帶受害人去仿真度很高的假網頁,誘使他們自願登記帳戶個人資料,以及其他敏感資料。騙徒其後就可以用這些資料,進行更多犯罪行為。」

Paul指,部份虛假網站的連結仿真度相當高,騙徒可能會將原本網址內的數字「0」變成字母「O」,或將數字「1」換成字母「l」。他提醒市民,可留意網站設計是否過於簡陋,例如只得外殼,根本按不到其他鍵或功能,建議市民嘗試轉換網站的字型大小或切換語言,如果未能轉換,都很有可能是假網頁。他又說,以「https」為開首的網址不一定是真實,只代表該網站已被加密,

釣魚短訊騙案騙徒 配合語音通過行騙

Paul表示,近期騙徒除了發短訊,亦會假冒銀行職員致電受害人,聲稱對方的電子支付帳戶有問題,或者以其他方式,例如以協助登記消費券為名,要求受害人提供一次性密碼,聲稱協助跟進個案。而騙徒取得一次性密碼或帳戶號碼後,就會立即用以進行其他犯罪行為,將帳戶內的錢轉走。

他又說,警方「守網者」平台設有「網絡釣魚詐騙搜尋器」,可供市民查核短訊中的網址真偽;而公司或家居網絡亦應安裝防毒或防惡意軟件工具、開啟防火牆、設置高強度密碼,以及使用一次性密碼等雙重驗證方式,處理比較敏感的資訊。

警方指,如果市民收到個人資料或轉賬的指令,應透過其他方法,包括致電相關公司或單位辦公室,甚至透過官方客戶服務熱線,核實相關指令的真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