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確診新冠並出現嘶哮症的2歲男童,仍然在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已由危殆轉為穩定,毋須以呼吸機協助。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在本台節目再解釋,小朋友原本氣管已經比較窄,當感染之後,氣管黏膜發炎和腫脹,再加上小朋友氣管較柔軟,當吸入空氣時,會出現「負壓」情況,可能令氣管更加窄,根本不能呼吸,因此出現嘶哮症。他說,家長在初期未必會察覺徵狀,要留意子女是否有出現呼吸不暢順,令血含氧量低,出現精神萎靡和渾沌情況。
劉宇隆指,過去一個月,最少有30多名入院的確診者患嘶哮症,家長要留意小朋友一旦出現嘔吐、氣喘等,就要立即求醫,患者在醫院普通病房輸入氧氣及給予藥物後,就可以令氣管較為順暢,毋須插喉。他說,之前有嘶哮症已打針的病童,大約一至兩日就康復,他強調接種過疫苗的小朋友,會較容易好轉。
他指,現時6個月大至3歲嬰幼兒接種率不足4%,按目前每星期只是上升2個百分點的進度推算,年底前接種率最多只得4成,未達到5至6成的理想水平,提醒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劉宇隆指,現時Omicron BA.5變種病毒,佔整體個案2成幾,未來3至4星期內,一定會變成主流病毒株,屆時會出現兩個情況,首先是傳播力會更高,確診數字會持續上升,會有更多重症入院,會對小朋友同高風險人士,構成更大危險,再次呼籲長者盡快打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