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2003年經濟低迷時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投資移民,目的是讓有意資金投資於香港,但又不會在香港參與經營任何業務的人士來港居留,有關投資額隨後提高至1000萬元。不過2015年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本港不缺資金,跟2003年經濟衰退、需吸引外資以刺激經濟的環境已不同,再加上在房地產方面已出現太多資金,故決定暫停有關計劃,而轉而吸納人才及具創意的企業家來港發展。

時隔8年,香港經歷了三年疫情,經濟有待復興,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前夕,四大政黨都贊成重推計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底在立法會上亦表示,會在預算案諮詢時再聆聽「投資移民計劃」相關意見,並沒有否認重推的可能性。

環凱移民顧問董事張家禧指,重開計劃可讓政府有多個途徑吸納人才,亦讓有意移居香港人士有多個方法來港。而且門檻又比其他移民方法低,只需投資指定項目至一定金額,而不需要其他學歷及工作證明,亦算是較多人選擇的計劃,當時計劃推行的12年間,有逾4萬宗申請。

移民顧問建議提高少許投資門檻 但縮短年期

張家禧強調,雖然不少人把香港與新加坡作比較,但認為每個國家或城市都有不同特性,選擇移民地點時亦難以全面比較,他相信隨著香港慢慢復常,加上香港有背靠中國的獨特優勢,法制、體制相對完善,唯一令人卻步的是樓價太高,同樣的住宅價錢,在外國可以買到舒適度更高的住宅。

雖然香港市況與當年計劃推行時已經不同,但張家禧認為,若然政府重推要再提升門檻,或會令申請人卻步,加上投資金額要鎖上7年,令申請人資金流動性變低,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提高少許投資門檻,但縮短投資年期五年,期後申請人再在港逗留兩年,便可獲得本港永久居留權,以吸引更多人來港。

星展謝家曦:對樓市及實體經濟有正面作用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認為,投資移民可吸引資金流入本地投資市場,對樓市及實體經濟亦有正面作用。加上,本港20多歲至40多歲「黃金工作年齡層」的流失率最高,以行業劃分,金融行業相關的專業人士下跌速度亦較快,相信重推投資移民對投資市場及補充勞動人口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政府疫情前曾作推算,本港勞動人口增速將於2022年見頂,之後就會放緩,反映即使沒有出現疫情及移民潮,在人口老化問題下,香港亦需要增加勞動人口。不過透過高才通「搶人才」政策,或重推投資移民,最快何時會見到相關政策成效,謝家曦指,目前亦難以預計,但相信人才流失問題在今年會有好轉,不過人口老化問題非常嚴重,單靠政策補給勞動人口亦不是容易的事。

當年曾因為樓市過熱,修改投資移民申請人不可投資於房地產,但現時本港樓市下行,或可透過投資移民振興樓市,謝家曦就指,隨著與內地通關,加上內地和香港經濟會好轉,相信今年樓市表現不如市場預期般悲觀,認為政府要靠投資移民刺激樓市的機會不大。

記者:李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