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有關「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的篇章提出,香港在相關方面具備優勢,扮演領導者和先行者角色。綠色發展研究院綠色科技中心總經理吳劍林Philip表示,本港定位具前瞻性,是首個發聲、標籤為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的城市,佔據全球領先地位。他指,香港綠色金融規模高達700億美元,屬亞洲最大,下一步應設法提供足夠的綠色科技項目或產品。

「任何機會到來,都一定會經過四個階段。第一是『睇唔到』、第二是『睇唔起』、第三是『睇唔明』、第四是『趕唔切』。現在已經面臨瓶頸,業內稱為沒有足夠的bankable project,意思是沒有足夠項目,令業界能安心借貸,或者沒有足夠金融產品支持他們。」

綠色科技是全球共識 節能減排項目會有回報

Philip認為,氣候變化下,發展綠色科技和金融已成全球共識,「不是『你閂我門、我閂你門』的領域」;有研究顯示,未來30年,亞洲需要66萬億美元融資應對氣候變化,單是中國就需要100萬億元人民幣。

他相信,綠色科技應用程度越高,就越快能達致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又指綠色技術項目的投資,最終都會有回報。「談到一些改造的新項目,對業主方來說,首要就是思考錢從何來,是否『計得掂條數』。現時很多節能減排的技術,完成項目後,整個生命周期內,都幫你節省不少錢。」

Philip又指,這類投資回報將可產生新的金融資產,便利本港發展碳資產交易的進程。他說,港交所去年10月推出國際自願碳信用產品交易市場Core Climate,下一步應擴大本港的市場佔有率、訂立自身的碳標準,最少要佔據亞洲市場的領導地位,讓香港真正成為綠色碳交易國際中心。

新設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 宜訂優先發展範疇

《預算案》提出,政府將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協助制訂行動綱領。Philip表示,委員會應擔當類似智庫或半監督機構的職能,指綠色科技範疇廣,各委員應汲取業界意見後,訂出香港要優先發展的領域,並向政府提出建議,說明應提供甚麼政策和資金支持。「委員會亦要承擔track and monitor的功能,不只訂出方向及政策,後續亦要定期聽取進度匯報,再提出下一步建議。」

他又說,「人工智能,例如最近的ChatGPT發展,會導致未來的職業選擇,有很大衝擊和變化」,建議加強培訓本地綠色金融及科技人才,同時設法挽留人才,引領綠色產業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