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了13個學年的高中通識科,將成為歷史。有資深通識科教師回顧教學生涯,見證課堂氣氛隨著香港不同社會事件出現變化,又指從未想過任教科目會消失,感慨心血付諸東流。

有校長指,近半通識科教材將留作供公民科教師參考。

13年前執教鞭 「無想過會用另一科完全取代」

2009年,通識教育科開始成為高中必修課程;同年,何先生(化名)大學畢業,初出茅廬到一間中學開始教通識科,及後更晉身為科主任,經歷13個年頭。然而,隨住今天末屆通識科文憑試結束,通識科亦將成為過去。何老師表示,曾想過通識科課程內容將有所調整或刪減,「無想過會用另一科完全取代通識科」,他會因而感到失落,並哽咽道:「起碼第一屆我有份教,最後一屆也有份教。」

政府在2021年宣布將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同年9月開始實施。何老師指,當時通識科已發展逾10年,各類教科書開始成熟,教師亦變得資深,形容通識科草草完結,眾人心血「被推倒」,難免會有教師意興闌珊,放棄再執教鞭。

2019年後社會撕裂嚴重 課堂氣氛不再「Liberal」

過去13年,香港先後爆發反國教、佔領行動及反修例示威等事件。何老師回顧過去,指課堂氣氛難免會受到影響。他憶述,2012年反國教時,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冒起,吸引不少中學生關注,課堂討論相當熱烈,不過形容氣氛「都幾Liberal(自由)」,指當時學生仍能列舉正反意見,多角度思考。

到了2019年爆發反修例示威,學生立場變得鮮明。何老師指,當時已盡量避免在堂上討論事件,「班上有不同立場的同學,可能會不舒服或不開心」。

當局稱不宜探究新近事件 堂上政治討論絕跡

2007年的通識科課程及評估指引,建議教師多用時事資訊教學,並預留空間在課堂上討論;到2020年當局就指新近發生的事件尚在發展中,不宜作為探究題材。何老師表示,過去因要緊貼時事,不時為學生製作課堂筆記,但隨著文憑試的政治元素絕跡,教材亦不再有用。

他指,過往中六課程完結後,教學團隊會整理教材,決定是否留給下一學年使用,不過現時仍未動身。他指,過往用心製作的教材「最終都要丟棄」,即使留下亦只是做個紀念,「心血無了,真是一個完結」。

中學校長:約4成教材將留下供公民科教師參考

任教通識科多年的神託會培敦中學校長林佩儀表示,全面推行公民科後,過往通識科的教材,有約4至5成可以留下供教師參考,其餘則會丟棄。她解釋,能源發展相關教材尚能沿用,但若涉及本港法制,課程重點已相當不同,不能再使用。

林佩儀又指,公民科課時少過通識科,教學團隊人數亦由過往的9人縮減至4至5人,相信可順利銜接。

記者:葉希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