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李建華接受本台專訪,指無論有否交椅洲人工島項目,都要解決棕地收地和規劃問題;同時發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政府才有彈性處理土地供應。他又指,新界東北發展由研究到首批居民入伙,至少用了16年,本港要在土地供應「追落後」,各界都要反思,土地開發是否仍然經得起拖延。

政府正在推展交椅洲人工島項目,上月完成「階段性公衆參與活動」,年底將展開環評程序,明年開始詳細工程設計。多個環保團體表示反對,質疑政府未善用棕地就填海,當局表明會繼續推展,指不應再辯論做或不做。李建華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同意要善用棕地發展,不過他指政府收地時涉及很多業權人,「有民間團體認為政府可以用『尚方寶劍』一刀劈去收地,但以志記鎅木廠收地為例,前後需時兩年,即使涉及一間廠,社會已有很大關注,可以想象一刀劈的反對聲音會更大。」

李建華又指,即使在新界鄉郊,地下都有大型水管,增加規劃基建難度,但「不等於不做」,指無論有否填海都要處理棕地問題,同時發展北部和交椅洲,政府才有彈性處理土地供應。

古洞北粉嶺北研究到入伙至少16年 籲反思土地開發是否仍可拖延

政府指土地供應要「追落後」。李建華指,新界東北作為近年本港主要土地供應來源,1998年已經完成發展研究,不過經歷2003年樓市大跌,政府到2007年重新檢視項目,之後做工程可行性研究、環評、編製分區計劃大綱圖再提交行會審批,2019年才獲得立法會批出工程撥款開始施工,預計今年有首批居民入伙,由2007年計起,都足足用了16年。他指社會要反思,土地開發是否仍然經得起拖延。

李建華指,政府在規劃上非「無做嘢」,「發展能否落實涉及政治和制度因素,令流程拖慢。今日大家有很多擔心,不想填海,如果十幾年過後才發現,市區尤其九龍樓宇老化,到時要很著急覓地,地從何來呢?政府只會不斷捱打、不斷沒有房屋供應。」

玫瑰園計劃曾被批敗家 不做將錯失黃金時機

人工島項目最新估算開支是5800億元,政府指只是用有限資料初步估算,坊間認為通脹下最終造價會遠超6000億元。李建華指,有投資才有回報,「當年發展赤鱲角機場的玫瑰園計劃,都有人批評敗家,現時回看,如果不做,就會錯失黃金時間去發展機場,令香港跟不上經濟發展。」他指交椅洲人工島項目規模巨大,政府要承擔的確有困難,因此在融資上應有更多討論,政府亦有責任做好風險管理。

對於有意見指本港人口持續下跌,不應建造人工島,李建華指,人口趨勢可以改變,「造了地不代表要立即起樓」,可以分期發展,指新加坡的濱海灣都是因應經濟分期發展,但要先有土地,才能應付人口變化和經濟需要。至於日後市民是否要長途跋涉在人工島上下班,李建華指,不同區域本身就有特定產業和經濟活動,市民通勤很難避免,但必定能夠透過交通規劃提供方便。

李建華又指,推展交椅洲人工島的一大困難,是過去幾年政府和社會之間欠缺信任,各自有想法但少了坦誠溝通。當局需要多解釋,市民在日常生活上如何受惠於新發展,以及確保將公帑用得其所。

記者:馬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