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課題,無論是哪一類型生意,都講求有否達到綠色減碳目標及負起社會責任,即近年大家所謂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不過有責任亦有機遇,到底商人如何可抓緊ESG帶來的商機呢?
 
本身是推動香港環保效益先驅的商界環保協會,1992年成立以來一直宣揚潔淨技術及措施,從而減少廢物、保護資源、防止污染,強化環保及社會企業責任。協會行政總裁吳家穎說,現時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致力實現碳中和,跨國企業紛紛訂立節能減排目標,為不少產業帶來商機,例如能源方面,好多企業都會投資在可再生能源項目,包括太陽能、風能發電等,對相關的太陽能板、風力發電儲能系統等需求都會提高。交通方面,社會現時講求零碳交通,全球都推動電動車發展,本港新登記車輛有多於一半是電動車,可見發展急速,而一些配合電動車的充電裝置,原先已有不少投資,仍需要更多基建配合,而新能源汽車用氫能研究、發展,以致應用等,都引起商界關注。

大企業關注 中小企ESG已事在必行
 
吳家穎說,ESG的標準就是一面鏡子,讓企業照一照以知道自身有沒問題。例如港交所要求上市企業在ESG方面要有一定披露,令到企業有壓力或有需要關注這方面的表現,因而會投放資源去改善。另一方面,不少投資者會根據ESG標準,來衡量及篩選投資項目,亦成企業改善ESG的推動力。雖然談及的都是上市公司,但其實不少產業供應鏈的上游,不少是由中小企負責,所以中小企的ESG的表現足以左右大企業的ESG表現,大企業亦因此十分關注商業夥伴在ESG方面的成就,由此可見ESG已不是中小企的選項,而是事在必行,否則將錯失商機。
 
除了生意伙伴及投資者,消費者亦是一大因素。吳家穎說,現時消費者對環境關注提高了許多,會探究生產商有否負上社會責任,產品用料是甚麼,如何對待員工等,如果發現生產商在這方面做得差,間接會影響這些中小企的商譽以致將來參與的產品銷售。
 
不過,中小企資金有限,對ESG形式或專業技能方面,相對大企業遜色,可如何實踐ESG大計呢?吳家穎提醒中小企,要推行ESG不是著重金錢,一些基本的節能減排智能裝置成本都不算好高。在社會方面有否為員工福利考慮多一點,如何提高員工工作安全意識?而老闆亦要明白ESG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從上而下提高員工對ESG方面的認受性,參加一些培訓即使有成本,但並非十分昂貴。

先調整心態 早點推行提高競爭力
 
講起困難,吳家穎說,最困難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多時候中小企覺得ESG成本高,是高階產業,與其搞ESG不如想想如何生存。但事實是ESG已經不是選項,而是必需品。早點花功夫在ESG,與同樣有需要的企業分享,可以好快掌握多些資訊,判斷哪一些是自己有能力做到,一方面加強認知及能力,另一方面亦可提高競爭力,打穩基礎,未來更好接受更多挑戰。加速轉型對於香港達到碳中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整體企業都大有幫助。
 
貿易發展局現時聯同商界環保協會,透過「T-box升級轉型計劃」,設立新支援隊伍協助港商實踐ESG,預計首年將舉辦逾100場免費商務諮詢,並為約500家中小企提供服務,涵蓋製造業及服務業,包括服裝、電子、燈飾、家具及禮品,以及運輸、餐飲和建築等,費用全免。工作坊等的活動可提供許多交流機會,有些公司本身已經有推行ESG經驗,可分享心路歷程、遇到何種困難,又有何得著等。吳家穎說,ESG認證是由第三方機構發出,當中或牽涉費用,但政府有不同資助計劃包含認證資助,呼籲中小企即管來參加計劃,了解當中有甚麼資訊可以幫忙。
 
吳家穎寄語中小企,不要擔心只有自己一間公司推行ESG,只有自己遇到困難,實情是有過千、過萬間公司都面對相同挑戰,如果大家都一齊去做,相信效益會更大。
 
他亦分享對創新的看法,一方面是技術方面創新,另一方面便是營商思維方面創新。大家都認為要有根本性改變,在賺錢之餘如何可以對社會環境污染盡量減少,推動綠色機會,不是只為社會創造新價值,亦為綠色為下一代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