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香港熱烈討論「搶人才」政策,不少人亦會與新加坡等鄰近國家地區比較。所謂知己知彼,究竟其他地方以甚麼方法「搶人才」?
從事數碼科技行業的Eric,8年前由香港移居新加坡,現已入籍。他表示,新加坡近年推出不同種類的工作簽證,招攬全球人才,例如今年開始推出的「海外網絡及專業簽證」(Overseas Networks and Expertise Pass/ ONE Pass),目標是吸引月薪逾3萬新加坡元(折合約17萬港元)的頂尖專才。
ONE Pass限制較一般「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 EP)寬鬆,有效期最少5年,持證者可受聘於任何僱主,亦可同時為多間公司工作,甚至自己開設公司;條件是每年向新加坡人力部,報告過去一年從事的專業活動,證明有實質貢獻。「不只是亞洲或香港,可以讓全世界的人才過來發展,無論是自己經營生意,或者打工都可以。」持證者在醫療和公共服務方面,亦享有國民同等待遇,而且隨行家屬人數不設上限,只要獲政府同意,配偶毋須另外申請便可一同到當地就業。
Eric又指,ONE Pass申請成功率視乎個案個案,「如果是高端人才過來工作,成功機會都大。亦視乎你的行業、工種及個人狀況,例如是否育有小孩、年紀,新加坡專攻年輕高端的人才,希望他們可以長期留在新加坡貢獻和消費,做法類似西方國家搶人才的方式」。
新加坡收緊家族辦公室落戶限制 更保障本地就業
香港計劃提為落戶的家族辦公室提供更多誘因之際,新加坡的同類政策正逐步收緊,例如遞交申請時需直接投入2000萬新加坡元(折合約1.17億港元),每間家族辦公室要最少僱用2名專業經理人,其中一人必須為非家族成員,意味每間辦公室可以申請的「就業准證」,由以往的2張縮減為1張;但落戶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數量不跌反升,而且逐年倍增,截至去年的預估數量是1400多間。
Eric認為,兩地發展背景略有不同,新加坡之所以收緊家族辦公室申請條件,是希望更保障本地就業。「例如金融行業,新加坡人力部會不時詢問金融機構或家族辦公室是否正招聘人手,要求他們先聘請新加坡公民(Citizen)或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ce/ PR)。」他解釋說,當地政府為免吸納太多外國人會造成民情反彈,政策一直傾向保護本地就業,因此會設一定申請名額,對某些行業的人才審批較嚴謹,「反而其他行業,例如初創企業或資訊科技界的申請要求就寬鬆點,未必好像家族辦公室般嚴謹」。
人口政策清晰助留住人才 惟仍頗多人視新加坡為「跳板」
成功搶到人才後,亦都設法吸引他們留低,Eric指,新加坡著重經濟發展之餘,亦有較清晰的人口政策,並很重視種族和諧及宗教多元性,但整體而言,仍有頗多人視新加坡為「跳板」,移居當地一段時間後可能會「二次移民」。
「我接觸到的東南亞或歐美人士,很多都視新加坡為很好的『踏腳石』,可能因為這裡較安穩、能賺錢、多機會,有些人停留兩、三年便會離開,再定居其他歐美國家。經過我多年的觀察,這是正常的現象。」
不過Eric表示,即使不少人選擇離開新加坡,但當地每年接獲的「就業准證」或永久居民申請,均錄得平穩增長,相信當地「搶人才」策略方向正確。
記者:馮天蘭 新加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