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兆基基金全額贊助的首屆香港桂冠論壇今個月13至18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一批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將來港參與。20多位邵逸夫獎得獎者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約200位青年科學家互動交流,以啟發科學靈感。

論壇內容包括世界級研討會、討論小組、海報專題及參觀香港最新科學發展項目以及跨文化活動等。

此外,論壇亦會安排一眾科學家到訪香港的中學,與中學生對話,分享在科研道路上的一點一滴,啟發香港年輕一代對不同學科和科技領域,特別是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數學科學的認識和興趣。

多位科學家將與我們對話,介紹他們的科學理念,分享一下如何促進香港科研發展。打頭陣的是從事天文科學研究的香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戴麗心博士。

戴麗心博士研究天體物理學,是2021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9位香港大學的年輕科學家之一,每人獲得160萬元人民幣資金資助,可直接來港作研究經費,資助為期3年。今次的研究項目是天體物理和天文。

被問到為何會選擇在香港這個繁盛熱鬧的大都會作天體物理研究,在繁塵仰望星空會不會有矛盾呢?戴博士說,大家都有一些誤解,以為基礎研究特別是天文,需要在一些杳無人煙的地方去做,但其實很多基礎研究是可以在大都會來做。她舉例說,美國紐約市是一個非常發達的金融中心,當中有幾所非常著名的大學,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都是有包括天文物理在內,非常先進的基礎研究。她又說,現在大部分望遠鏡其實可以遠距離控制,而且像她做的是理論和模擬,就更不限於地方。

「大城市非常適合做研究 有資金也方便交流」

戴博士認為,大城市反而是非常適合做研究的地方,因為很方便讓科學家們互相訪問、交流學術或一起開展一些研究項目,而且大城市特別是金融中心,創科收入很多,通常能夠提供更多經費做科學研究,所以香港作為金融中心來做技術研究,是可以相輔相成,並沒有任何矛盾。

到底這些天體物理和天文研究,對於香港以至全人類有什麼好處呢?戴博士解釋,她的研究是關於星星和黑洞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香港做是很合適,這一方面的觀測不只有一個國家做,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在建立一些大型望遠鏡,甚至是太空望遠鏡,可以很方便跟他們作理論和觀測合作。例如中國正在建立下一代X射線天文望遠鏡,名為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預計今年底發射,她也加入了這個科學團隊,大家合作都是很方便。

戴博士又分享自己在香港從事天文研究的感受。「作為一個相對比較年輕的科學家,香港的科研經費是很不錯,比某一些歐美國家更加充足,而這經費對於年輕科學家的發展是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拓展科學團隊,在香港亦能招募到一些質素很不錯的小組成員,例如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如此說來,香港有條件做科研之餘亦有條件舉辦首屆桂冠論壇。到底今次的桂冠論壇在推動香港科研,引發青年對科學研究上有什麼作用呢?香港學生又是不是科研的可造之材呢?

戴博士說,桂冠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不單表明政府對支持科研和STEM的重視,也是一個非常好推動香港年輕人重視科研和技術研究的開端。她本身在香港讀過大學,之後再到外國讀書及工作,現在又回到香港大學物理系,接觸過很多本地和外國的學生,她覺得香港學生對科研有非常大興趣,也非常聰明,並不比外國學生差。

她說,之前參加桂冠論壇一些活動時接觸到一些中學生,他們也能提出一些非常深入的天文學問題,程度甚至超越某一些大學生。而她的研究小組裡也有一些本地的博士生或碩士生,也是非常聰明和勤奮,當中有些學生的水平可以媲美史丹福或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認為他們絕對是可造之材。

這次來港參與桂冠論壇的其中一位邵逸夫獎得主羅傑• 布蘭福德(Professor Roger Blandford),正正是戴麗心博士攻讀PhD時的導師,她在論壇上重遇恩師會聊一些什麼話題,又怎麼介紹香港現時最新的科研環境呢?

「導師不只需科研能力 也要因才施教」

戴博士十分感激Professor Blandford對她在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和之後的栽培,是她在學習天體、物理學研究道路上最重要的啟蒙導師,到現在她作為別人的導師,才明白是一份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不只需要科研能力,而且需要很了解和關心學生,還要根據每人的特點去鼓勵和指導他們。

她說,Professor Blandford已訪問過香港幾次,今年夏天來參加過一個關於黑洞的會議,也在香港科學館參加了一個桂冠論壇舉辦的活動,因此對香港的科研環境已經有一定了解。

戴博士讚揚Professor Blandford十分關心全球天文學發展,特別在地緣政治緊張情況下,如何保持全球科學家合作。她希望Professor Blandford今後能更多來訪問香港,促進科研發展。

「盼桂冠論壇聯繫大學 支持科學家研究」

談到桂冠論壇,戴博士認為已經有一些非常好的活動,將本地青年科學家和一些本地和外地學生以及外面一些新任的教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青年科學家角度來講,就是研究的持份者,若得到香港研究資助局或者大學高層的支持和理解,對於研究有很大的作用。她希望論壇今後可以更多把他們拉進來,讓對方更理解青年科學家和年輕人的需要。

放眼未來,香港的科研能力、前景和條件,是否足夠讓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呢?

戴博士覺得香港有非常好的條件可以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一個地方不管要做什麼,首要的是吸引人才。香港正正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很多經費這一點非常重要,而科學家也是人,也要生活,香港這個繁華大都市的生活環境也很不錯,生活很便利。另外,科學家也可能喜歡親親大自然,香港到處青山綠水,她本身也是居住在村屋,比較喜歡大自然。再宏觀一點來看,香港在整個大灣區的地位以及在中國的布局,都是非常有戰略性。

因此,戴博士認為,只要政府提供很大力和恰當的支持,香港是絕對有條件成為國際創新中心。

首屆香港桂冠論壇下周一至六舉行,到時將有網上直播,其中兩場科學研討分別在15日及18日在科學館及太空館舉行,歡迎公眾人士參加。詳情可瀏覽香港桂冠論壇網頁 (https://hklaureatefor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