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目前致力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校園是如何推動STEM或STEAM教育,學生對科研興趣又是怎樣呢?今集我們請來拔萃女書院校長劉靳麗娟,以及香港桂冠論壇中學生科學探索者獎勵計劃得獎同學、拔萃畢業生Zita,和大家一起討論。

政府多年來已在學校推行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後來再變成STEAM(加上藝術)。劉校長表示,要推動STEM/STEAM,首要是提升學生興趣,只要學生參與,得出的結果便是推行的成效,而學生學習已今非昔比,今天我們活在科學世界,各方面發展都影響著日常生活。教育局在調節課程各方面比重時,都能騰出時間讓學校在STEM/STEAM方面投入多一點。以拔萃女書院為例,除了教育局提議的課程之外,學校今年引入了22個各方面都涵蓋的不同課程。她說,課堂以內始終有公開試課程限制,但課堂以外真的是天馬行空。大家覺得現時世界有些什麼是有助前行發展之路,那種科技知識便是學生需要掌握。

另一重點便是大學,劉校長說,現在香港的大學不少項目都歡迎青少年參加,成效顯著,學生對學習STEM/STEAM十分雀躍。教育界亦舉辦很多不同比賽,學生透過參賽,便體會和了解到STEM/STEAM是多麼生活化,而參賽獲得的獎品獎金,都是一種推動力,吸引學生持續下去。

劉校長亦提到經費憂慮,指教育局有增撥資源給學校要推廣課外學習,學校怎樣運用不一定設有限制,加上舊生資助一些,校方教育基金又補貼一些,暫時校方購買給學生的課程,並沒有向學生收費,但未來若要增加很多課程,經費可能成為疑問。

鍾愛科學的過來人Zita,是拔萃女書院畢業生,現時已升讀香港大學理學院。她分享自己的科學成長之路,以及在香港桂冠論壇中學生科學探索者獎勵計劃獲獎的感受。

自小對各種科學深感興趣的Zita憶述,6歲時到台灣清境旅遊,抬頭望向無際的天空仿似要塌下來,自此覺得天空充滿神秘感,一路長大都想著要研究它。這份對天空、太空的熱誠和好奇心至今不減,令她一直喜歡探索不同的未知,特別喜歡天文學和物理,還會研究人們不會太認識的東西,希望推廣給公眾知道。

對於獲獎,Zita認為意義重大,是對她一直抱有科學熱誠及好奇的一個肯定。她參加桂冠論壇活動只想認識多一些東西,認識多一些人,事前沒有預計過會得獎。她很感謝香港桂冠論壇、李兆基基金頒發獎項給她,也很感謝他們推動香港的科研培育,令更多同學可接觸到國際級科學家,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畢業生薦師弟妹接觸科學家 燃起好奇心

本星期將有超過20位邵逸夫獎得獎者來港出席桂冠論壇。Zita十分推薦師弟師妹都參與桂冠論壇的活動,桂冠論壇讓她有機會接觸一些香港或外國的大學教授,與他們交流是非常有意義,亦難能可貴,希望師弟師妹可以把握這些機會,燃起自己對科學的好奇和熱誠。

劉校長則說,學生與大師接觸本身已是一種教育,譬如要掌握一些科學家的發明,往往要慢慢來,但如果親身見過這些大師就很不一樣,可以引發持續興趣,因此她十分期待學生在今次活動將前往其中幾間學校,與科學家接觸見面,相信學生會更迫切想跟隨學習。

劉校長亦認為,在這樣的科學氛圍下絕對可以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現時大家天天都講科學講創科,而且分享都是公開,學生在這種環境成長,難免會思考自己有什麼可以參與呢?更進一步,以往可能只是耳聞而已,但現在不止聽到,很多大學、機構或創科公司,有時會舉辦一些工作坊歡迎青少年參與。她的學生有時會前去科學園,或如今次一樣科學家來港再前往不同學校,校方會介紹給學生有這些機會,不挑選誰去誰不去,學生們便會自己報名,讓他們自由領會和發揮。

劉校長說,新事物某程度上都是僧多粥少,現在只是一個開始,宣傳亦很重要,學生去了桂冠論壇接觸到科學家,再回來學校分享,相信下一次再有的時候,其他同學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都會十分雀躍。

校長:校內賣物會建元宇宙 將科學生活化

劉校長說,以前在香港,大家很不容易察覺到香港有科學家,但現在已大不同,真的有很多科學家,當中有些更是她的學生。她說,這個科學課題要多講,多讓大家知道究竟在做什麼,有什麼是已經生活化了,如何在生活應用起來。她舉例指,拔萃女書院每年都舉辦規模頗大的賣物會,今年他們就利用校園作為背景,建立元宇宙商場,在網上接獲訂單後,到12月賣物會那天就將實體物件放在商場讓買家拿取。她認為,對學生來說STEM/STEAM這些東西都與經濟息息相關, 比如說e-commerce網購之類,現在校園內也做到這個效果,相信學生會頗為雀躍。

家長態度轉變 「工字也會出頭」

香港以往有一種說法叫「工字不出頭」,談科學往往不能賺錢,但如今家長對科研會不會更認同呢?劉校長指絕對會,以前家長最重視的是學習東西是真的能轉化為金錢,最希望子女能做所謂的3C,但現在已進入一個科研時代,要自己找工作給自己,這個概念在家長羣中接受程度提升了很多。有些學生已成功地建立初創(Start Up),又找到不止一桶金,校方都邀請這些畢業生回來在職業輔導會上介紹。

劉校長又說,以前如果要籌辦課外的課程給學生申讀,家長都會反映指並非公開考試課程裏面,言下之意即是不要浪費時間,但現在家長會跟她說,雖然已有22個課程,都是僧多粥少。校方2014年已開始讓學生到大學跟從教授學習,但當時沒有氛圍,不是很成功,現在情況已大為逆轉。

這次桂冠論壇很多活動都設有網上直播。Zita說,今次獲邀參加他們的實體首屆桂冠論壇,看到嘉賓名單令她異常興奮,其中一位史丹福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Professor Roger Blandford曾經在之前一些活動見過面,在黑洞、暗物質和暗能量方面有過交流,所以她很期待可以再次與教授真人見面聊天,從對方身上學習。Zita亦很期待聆聽一些年輕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希望有一天可以像他們一樣,發表研究成果,最終能夠在科研界立足。

首屆香港桂冠論壇今個星期13日至18日舉行,超過200位邵逸夫獎得獎者和近2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科學家,將在多場涵蓋天文學、生命科學和醫學、數學科學等領域的專題演講聚首一堂,年輕科學家亦會在研討會分享研究,吸引新一代年輕人對不同科學和科學領域的認識和興趣。

多項活動都提供網上直播,兩場科學研討會分別今天和18日在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舉行,歡迎公眾參與。詳情可到網站( https://hklaureateforum.org/)查看,亦可重溫網上直播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