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提到華懋集團8月推出全新會員獎賞計劃「如心賞」,鼓勵好心善行,讓大家共建社會。今集再請來華懋集團CRM總經理譚凌峰及企業傳訊高級經理李詠珊,分享「如心賞」背後的理念和成果。
譚凌峰說,「如心賞」是一個創新平台,除了可讓大眾知道華懋集團重塑了品牌之外,公司亦期望客戶、商戶和員工更了解集團整個營運理念和市場定位,互相有更好溝通,當然也希望刺激本地市民消費,直接推動旗下酒店和商場業務發展。他又說,與社福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合作,為社會作出貢獻,這方面與挽留人才有莫大關係,因為現今世代很多打工一族都頗為看重公司的社會責任,希望公司的名譽得到認同。
以「如心賞」來推動好心行動,與普通做生意不同,公司要作不少聯絡,又要籌劃活動,集團付出的同時是否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呢?譚凌峰說,由構思整個概念,到研發,到籌備,到推出,足足花了兩年時間,他們聘請顧問公司設計整個電腦系統、手機程式和市場推廣。論及回報,他說集團比較著重長遠利益,而並非短期效益,希望在業務發展的同時,都為社區創造一股正能量,帶來一些正面價值。
李詠珊就形容,透過「如心賞」籌辦好心行動,是「WIN WIN WIN三贏」,集團、合作的社福機構和服務受惠單位三方面都是贏家。在平台方面,召集了一批有心人,可能各自都很想做做好事,為社會出一分力。而對於社福機構,就可以在這個平台找到一些合適的義工幫忙。因此集團希望透過「如心賞」和更多社福機構合作,服務社會上不同對象,他們特別關顧的目標,主要有以下有五個範疇,包括長者服務、青年發展、綠色生活、藝術文化和愛護動物。
李詠珊又憶述籌備好心行動的難忘經歷,指最近和國際廚師學會合辦了一次自助餐,讓一批殘障的服務對象到旗下酒店享用自助餐,人數差不多坐滿六十圍,要動員幾十名義工幫忙統籌。她說:「別以為搞一餐飯好容易,因為服務對象很多是不良於行,你以為很簡單的事,對他們來說是困難,甚至有些可能碟子都未必拿得穩。人數又多,要好好安排他們吃東西,又有派禮物和玩遊戲環節,都要花一些時間和服務對象溝通。」
李詠珊說,參與這次自助餐的義工都很高興,因為服務單位都會教授大家言語上或肢體上的注意事項,所以義工們也學習到如何與這些朋友相處的技巧。
譚凌峰就說,負責這個項目的時候,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包括市場推廣、電腦系統程式、應用程式如何讓人報名,如何招收多些會員,如何在社交網絡、電郵推廣或訊息發佈上,讓更多人知道活動詳情。有時一些活動推出一天內已滿額,令他們始料不及,而當活動滿額,如何發布感謝訊息又是一門學問。
至於整個「如心賞」計劃有否令集團賺的錢少了,會員參加這些活動和服務又有否令旗下商場和酒店等的消費增加,計劃是否可以持續下去?譚凌峰說,計劃推出了不夠三個月,仍要多些數據觀察,但初步見到成效是正面。在顧客關係管理方面亦有得益,譬如有客人之前只會在商場消費,後來知道他可能住在中西區,便會想是否有機會吸引他到中環街市購物消費或光顧酒店呢?公司也希望吸納多一些新客和回頭客,這些都是他們做這個顧客關係管理的主要目的。
年底是傳統消費旺季,「如心賞」也趁著冬至、聖誕及元旦這些大時大節,推出好心行動。例如與救世軍合作,包裝聖誕禮物派發給基層小童,又與香港青年協會舉辦「聖誕零食物語」,義工們與一些基層家庭小朋友,一起製作聖誕蛋糕和曲奇,為他們讀故事,希望小朋友感受到節日氣氛。而「聖誕狂想Cook and Share」就會學習製作傳統英式黑糖肉桂卷,又派發禮物包給社區街坊,還會帶領一群少數族裔小童坐巴士暢遊港九欣賞節日燈飾。
李詠珊說,希望藉著這些節日活動,讓受眾對象離開自己社區,欣賞一下不同地區的聖誕燈飾,亦會到打卡熱點、集團有份管理的保育項目中環街市,感受聖誕氣氛。
營商時加入這些社會元素,對企業是否負擔?又會如何計算效益呢?譚凌峰說,不會覺得是負擔,因為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當中,便有社會元素,而社會責任亦都是集團的經營原則,所以在營商加入社會元素,是一個社會責任而不是負擔。相反當ESG做得出色,也有助營造公司的品牌形象,提升企業價值以及在社會的影響力。三重基線,3P就是People(人)、Planet(地球)和Prosperity(經濟繁榮),公司期望要平衡做到。
譚凌峰又說,期望透過「如心賞」對社會的影響力,為社會的經濟發展、環保、永續發展出一分力,也希望達致漣漪效應,有更多企業和市民將好心付諸行動。
李詠珊亦贊同,指好心行動很簡單,就是希望好心有好報,除了會員獲得的積分是好報之外,真的希望大家透過「如心賞」找到做義工的平台。對企業長遠發展而言,需要可持續發展,希望會員參與活動,令到整個計劃流轉,「WIN WIN WIN三贏」才能可持續,才是一間企業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