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提到數字化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政府亦在前年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推動香港數字化經濟的進程。

委員會成員之一,科技園公司董事會成員車品覺指,數字經濟的增長早已經高過傳統經濟,GDP佔比達超過30%,國內部份省市更超過40%。他解釋,數字經濟的起步點源自「數碼化」,透過「數碼化」提升效率。

車品覺舉餐廳二維碼點餐取代人手點餐作為例子,餐廳除了節省侍應人手外,透過二維碼點餐不單可以知道食客點了「餐蛋治」,更可以知道食客瀏覽過其他餐點,最終才選上「餐蛋治」;又可以從中推算到不同餐點每天的需求、需要多少原材料,如何可以吸引食客選擇更多餐點等。車品覺指,這些一切均源至「數碼化」下二維碼點餐開始,創造出的經濟價值。

他指,目前有很多行業,例如金融風險控制,已經無法回到以紙張進行,踏入全面數碼化的階段。

車品覺指,發展數字經濟的話會有三個範疇,其中第一步是「產業數字化」,茶餐廳使用二維碼點餐,正正是「產業數字化」一例;至於「數字產業化」是指當很多產業都依賴數字化技術,令這些技術變成一個產業,目前香港仍未走到這一步。

至於再進一步是「數字資產交易」,意思是指將有用的數據變成一些可交易的資產。車品覺解釋,與其他金融資產,例如香港有期金、期銀、黃豆交易一樣,香港不一定要產生這些數據,只需要有足夠的規範,以規範這類新型資產的交易,並有法律的保障,就能夠推廣作為一項新興產業。

他指出,當數據交易越蓬勃,每間公司對自己做生意賺錢之餘,亦會更在意會不會從中賺到數據資產,更會因而催生很多新產業,例如人工智能相關的產業

車品覺指出,國內目前已經有最少40間數據交易所與中心,但主要是進行國內的數據交易,而香港的優勢是可以創造一個國際數據交易的生態,指香港的會計準則和法例保障是最大的優點。 

車品覺又指,國內的很多數據由國家擁有,但國外一些小政府的國家,數據都在私人企業手上,要創造數據交易生態,需要充分理解國外和國內的不同環境,認為香港在這方面近水流台,是最適合發展數字資產交易的地方,他說:「不是說數據交易所明年會令我們賺很多錢,而是我們是要瞄準一個未來必然會發生的市場,早點把腳踏進去,去學習和了解將來的變化,希望最終在香港成就一個新產業。」

但車品覺亦指,香港在發展數字經濟的「短板」,是在很多的公共範疇上,發展都比國內慢,他指,要發展智慧城市往往要政府先起動,再帶動企業跟上發展,形容是「有一才有二」,因此未來要更大力和加快推動政府數字化,才能令其他企業「不甘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