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每日經過一些建築,都未必知道為何會這樣設計、背後有甚麼故事,我們很想用這個機會,讓設計師直接與公眾對話,令大家對日常接觸的城市空間有新的體會及認識。」
在藝術工作者樊樂怡眼中,每座建築背後的故事都值得被聽見,她亦認為香港有很多鮮為人知的地方等待大眾發掘。她懷著這份信念,與一群建築愛好者,將全球最大型的城市建築設計盛事「開放城市」(Open House)引入香港,籌辦首屆「打開香港」(Open House Hong Kong)活動。
Open House活動沿自英國倫敦,有逾30年歷史,目的是在特定日子免費開放公眾較少機會接觸的地方,讓大眾了解不同城市的建築和空間設計特色。活動曾於紐約、布拉格及大阪等全球近60個城市舉辦,每年吸引數十萬訪客參與,本周末及下周末將首次在港舉行,帶領參加者遊走香港的山海與街巷之間,探索50多座地標建築,包括屈地街電車廠、怡和大廈、半山些利街回教清真禮拜總堂、荃灣二陂坊遊樂場、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堂,以及收容流浪動物的八鄉「阿棍屋」等,部分會有建築師或學者導賞。
「明信片程度」的認知
「打開香港」策劃人樊樂怡,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她表示,談到香港建築特色,一般人可能會形容為中西交匯、靈活、密集或多元,但除了中環的中銀大廈、滙豐總行大廈外,就未必聯想到其他建築,反映大眾對香港建築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明信片的程度」。
她認為香港建築特色不止於此,事實上還蘊藏著很多本地建築師精心創作的作品。「大家可能會覺得摩天大廈、造價很昂貴的、面積很龐大的,才算是值得提起的建築。其實還有些建築平時不在公眾視線內,例如電車廠,或者很偏遠的米埔教育中心,或者一間狗房。有了基礎的認識,我們才可以進一步談論香港建築特色,同時藉這個機會更新我們對香港的認知。」
樊樂怡又說,即使是港人引以為傲的地標,公眾都可能只能遠觀建築外型,無法探究裡面的空間,對這些建築的了解近乎零。「建築不只是一個外型,其實裏面的空間才精彩,你可以理解它是一個每部分有不同功能、組合在一起運作的機器,也支持著這個城市的運轉、人的生活。這些功能怎樣透過這個空間發揮呢?你必須要走入那幢建築物才可以理解到。」
隱藏於建築背後的故事
樊樂怡曾主理多個社區文化項目,近年致力研究遊戲地景設計。她以荃灣二陂坊遊樂場為例,指昔日這片大空地只放置了數座健身器材,看起來頗沉悶;但翻新後就搖身一變,成為色彩繽紛的遊樂場,孩童在場內四處奔走,搶著玩新建的滑梯、軚型鞦韆、繩網及「氹氹轉」等設施。
空間的蛻變清晰可見,但翻新3年期間設計團隊的苦惱及辛酸就不為人知。樊樂怡解釋說,二陂坊遊樂場本來用作消防通道,預留最少6米讓消防車通過後,剩下可運用的空間已不多;設計團隊為打破困局,要與政府不同部門周旋很久,最終政府同意更改消防通道走線,讓設計更靈活。
「一個街坊走進公園,是不會知道背後經過數百場會議、試過很多很多方案才得出現在的設計。這些設計背後的辛酸很值得與公眾分享。公眾的認識多了,或許能更理解一些不理想的現況,亦希望大家日後都會踴躍表達對城市空間的意見,不再是很被動地接受一些設計。」
集合散亂建築 可有不同解讀
有份協助申請引入「打開香港」的本地建築師彭展華,20年前與Open House結緣,他當時在倫敦實習,公司有份參與Open House,向公眾開放建築師工作室。他憶述,當時有參加者推著嬰兒車來參觀,可謂「全民參與」,令他感受到這是一個「很大眾、沒有門檻」的節日,讓所有人都可認識建築及城市空間,甚至一同討論對建築的見解,逐漸改變一個城市的建築形態和規劃。
彭展華表示,申請引入「打開香港」需時約4個月,指總部要求嚴格,需經過面試及確保籌委的背景多元;而今年初成功申請後,團隊要自行尋覓資助,並動用人脈,請相熟場主及建築師開放建築及帶領導賞團。他笑言,看到今次開放的50多座建築的相片時十分驚喜,「原來將香港建築拼在一起,可以這麼豐富,每幢建築都有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籌辦Open House同樣開放了我的思維,平時很散亂的建築,用一個節日框在一起,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他又談到,團隊向部分機構申請開放建築時有一定困難,例如中銀大廈有很多機密及私人資料,申請流程較複雜,入內參觀亦設有眾多限制。他仍然期望最終能成事,「倫敦Open House每年最受歡迎的Lloyd's building(油井大廈)同樣是銀行總部,既然他們都開放了,我們都應該盡力去創造一個本地案例」。
記者:蘇楚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