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指,香港回歸25年來,上市公司數量增長近4倍,至去年底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2萬億,去年首次上市公司集資金額較1997年增長3倍,2009年起更有7年成為全球IPO集資金額榜首。另外,今年上半年本港共有22隻新股上市,按年減少53%,新上市公司主要為零售、消費品及服務類;其次為金融服務企業,總集資額按年跌92%至171億元,其中並無集資額多於50億的新上市公司,去年同期則有4間新上市公司集資逾百億,9間集資逾50億。上半年內暫有4間企業以介紹形式上市及一間公司由GEM板轉至主板。

羅兵咸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指,經濟不穩,加上疫情持續、主要央行加息等因素,影響新股市場信心,英美等市場IPO集資額均下跌,而內地的上交所及深交所則因有兩隻超大型IPO所以錄得升幅。他認為,不少準備上市的公司亦因定價問題決定延期上市,但憧憬下半年內地及香港當局會有相關刺激措施,帶動更多優質中概股上市。

下調全年集資額預期至約2000億

黃煒邦指,已遞交申請上市公司有180間,較今年初多30間,顯示上市需求存在,只是企業在等待合適時機。他對新股市場審慎樂觀,預期下半年IPO宗數將回升,但將全年集資額預期由3500至4000億下調至1800至2000億元,全年新上市公司約180間,其中有5至10間為SPAC。集資規模方面,他料有3至4隻新股集資額達百億,6至8隻新股集資額達50億以上。今年有數隻中概股來港作第二上市時選擇以介紹形式上市,他認為,目前企業傾向會先上市,待日後市況好轉再作融資。

面對上交所及深交所的競爭,黃煒邦認為,在內地多層次資本化市場中,不同交易所的定位各有不同,而香港的定位則是助企業接觸國際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