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危機暫時緩和,但市場信心虛怯,數據公司EPFR的統計顯示,3月份至今已有超過2860億美元資金,流入最保守的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創疫情初期以來最大。貨幣基金的總資產規模,膨脹到創紀錄新高5.1萬億美元。
高盛、摩根大通和富達成為最大贏家,自矽谷銀行被美國當局接管的前一天以來,高盛的美國貨幣基金獲得近520億美元的流入,大幅增長13%,摩根大通的基金獲得近46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富達資金流入近370億美元。
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表示,為了恢復市場對銀行體系的信心,美國政府必須提供明確的支持,在為所有儲戶提供擔保時不可以動搖,無論是否超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擔保的限額。他又認為,在經濟體系明顯回復穩定之前,聯儲局不能夠再加息。
在北京出席會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發達經濟體因銀行破產而出現金融穩定風險後,當地政府已經作出果斷回應,緩解市場壓力,但即使如此,仍需保持警惕。她說,會繼續密切監測事態發展,評估對全球經濟前景和全球金融穩定的潛在影響。國基會亦正在密切關注最脆弱的國家,尤其是債務水平高的低收入國家。
她又警告,地緣經濟的分裂,可能會把世界分裂成相互競爭的經濟集團,令每個人都更窮、更不安全。
聯儲局一些鷹派成員都轉口風,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有投票權的卡什卡里)表示,銀行業出現壓力,必定令美國經濟向衰退更邁進一步。
目前仍未清楚銀行業衍生的壓力,將引發多大程度的信貸危機,過去兩周資本市場的緊縮情況如果持續,可能為經濟帶來更多「痛楚」。
之前主張加息對抗通脹的卡什卡里又承認,在銀行業動盪背景下,銀行貸款減少可能帶來一些緊縮效果,從而可能降低加息需求。但強調現時就預測下次議息會議的決定,是為時過早。
除左美國信貸市場緊縮,外國亦都缺美元,原因是外國央行不想抛售美國國債,又希望建立美元儲備來防止銀行危機惡化,因此“防禦性”借入美元,截至3月22日的一星期,聯儲局外國和國際貨幣管理局 (FIMA) 回購協議工具的使用規模,達到創紀錄的600億美元,約為疫情時峰值的40倍。
聯儲局向地區銀行“輸血”的規模,亦持續處於高位,截止3月23日的一星期,共貸出1639億美元,與前一周1648億美元基本持平,暗示銀行業擠提的憂慮仍然存在。
報道指,美國銀行業對現金的需求強烈,因為矽谷銀行等三家銀行接連倒閉,刺激銀行的客戶大量提取存款,大部分流入貨幣市場基金,市場擔憂未來存款或許會繼續從銀行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