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蔡昉表示,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個重要轉折點。不過,人口下降既帶來挑戰和衝擊,也有贏得改革紅利的機遇。

蔡昉指,人口負增長在供給側方面,體現為勞動力短缺、人力資本改善放緩、投資回報率和生產率增長速度下降,最終拖慢經濟潛在增速;需求側方面,就體現為長期對消費產生常態性制約。亦會提高老年人的撫養比,可能導致現收現付制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難以為繼,同時亦會令高齡老年人的數量增加。

但蔡昉說,要正確認識人口負增長,指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是必然過程,不涉及“好”“壞”判斷;要關注人口趨勢變化,而非只關注總量變化;要提高人才質量,採用機器彌補勞動力不足,但要訂立機制,通過改革獲得紅利。

他提出,通過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提高人力資本;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將滯留在農業的勞動力轉移出來;及通過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收入分配尤其是再分配。

蔡昉認為,需要加快福利國家建設,逆轉生育率下降趨勢並增強社會流動。而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雖然帶來超乎意料的技術進步,但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不能把注碼都押在這些技術,未來仍要通過改革,來獲得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