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指,歐美銀行業危機後,監管當局採取的措施,短期內有助遏制風險蔓延,但根源並未消除。而在通脹具有韌性的情況下,歐美央行繼續緊縮,銀行持有的債券浮虧情況,無法得到解決,資產價格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管濤指,去年股債平衡策略,回報是負17%,今年頭2個月回報亦只有2.7%,仍然低於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投資變成「最大的消費」,令對沖基金之類的影子銀行造成壓力。而銀行業在危機後收縮信貸,會加大經濟調整壓力,其中某些特定行業,比如美國商業地產,近70%至80%的貸款都來自中小銀行,價格會面對進一步壓力,意味調整仍未結束。

管濤說,目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比當年沃爾克大幅加息遏抑通脹時,面臨更大挑戰,沃爾克當年沒有高槓杆,沒有資產泡沫,面臨的是要保增長,抑或穩定物價的選擇題,所以用高利率付出兩年經濟衰退的代價,把通脹從兩位數降到個位數。但鮑威爾面臨的是三難選擇,既要穩物價,又要穩增長,還要穩金融。而金融風險引發金融危機是非線性的,用線性的方法去預測非線性的危機,往往容易出現漏判。

他又指,今次金融危機可能是信息化時代,首次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機。瑞士信貸回應失敗的原因時,提到的一個要點在於現在的信息傳播太快,存戶可以快速提取存款及投資,加上政府公信力受損,可能形成預期自我強化、自我實現的金融危機。而金融機構天然存在槓杆的,任何機構都經不起擠提。

管濤建議,中國在宏觀層面,要繼續做好自己的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對壞的情況要做好充分準備。各部門針對海外貨幣緊縮的影響,要做好應對預案。微觀方面,市場主體要進一步加強涉外金融風險管理。金融機構尤其是大銀行和主權財富管理機構,要排查交易對手風險,避免過度依賴外部評級。各機構和企業要摸清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底數,積極維護對外金融投資和融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