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指出,由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過去5年多市場對中國外貿形勢的預測屢屢落空,大部分專家並無把握清楚中國的外貿形勢,認為中國外貿形勢會崩塌或全面惡化,但實際上過去三年間,支撐中國宏觀經濟相對穩定的核心因素正是外貿,每年平均增速超過20%;相比2009至2019十年間,外貿平均增速僅為5%至6%。

劉元春指,過去三年,中美貿易規模出現收縮;中國和歐盟的貿易總體正增長,但美國取代中國成為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和日本、南韓的貿易亦都收縮,尤其是對日貿易去年逆差幾乎為零。但同時,中國對新興經濟體的貿易額持續增長,對東盟貿易額持續幾年增速超過20%,今年頭5個月增速仍超過一成半;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俄羅斯的貿易增長非常明顯,對南美和非洲國家的增長也不錯,顯示貿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劉元春又指,美國重新布局產業鏈和供應鏈同盟,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友岸和近岸外包,為中國外貿帶來挑戰和新的契機。美國80年代應對日本挑戰時也做過,但結果市場的力量高於政治的力量。而今次,美國外包的國家和中國的貿易出現暴漲。

劉元春以被美國智庫認為,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墨西哥為例,指2021年,中國對墨西哥出口674.4億美元,按年增長50.4%,;近四年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平均增速超過15%。原因是墨西哥要成為製造業基地,首先需要購買大量的機器設備,而中國擁有全球最便宜、最具競爭力的機器設備,同時亦需要購買大量發電設備,但要滿足美國對於綠色電力的要求,於是只能向中國購買大量光伏設備。

至於近年對東盟的貿易也大幅增長,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來自東盟們對內地中間產品的全面進口,因為中國擁有最齊全的產業鏈、供應鏈。因此,在全球貿易重構的過程中,中國與新生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聯繫不單止無法被剪斷,並且還有持續強化的趨勢。

劉元春又指出,另一個因素是中國在高新技術,尤其是在“新三件”上,取得突破性發展。今年前5個月,新三件包括鋰電池、光伏、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按年增長6成7,直接拉動整體出口增長2.1個百分點。中國在新技術、新產業構建全面嶄露頭角,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新的競爭力。近期南韓、日本對中國的態度有所變化,正是因為中國的產業鏈地位上升,擠壓了他們的空間。

劉元春說,外部環境的複雜化和惡劣化,不一定會為中國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帶來一些新的契機,雖然一些中小企業,以及傳統的低技術含量的出口企業,可能過得很艱難,但亦要看到一些新興行業呈現的蓬勃向上景像。

他指出,第一個契機是目前全球滯脹,而中國大規模製造所帶來的成本優勢,是解決滯脹的方案之一。第二個契機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有助中國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第三是在全球產業鏈縮短的過程中,各國為保障自身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需要進行相應的布局,會為中國帶來新的窗口期。

劉元春指,所謂大變局,就是要打破“美國天下”的格局,強調“得新興市場者得天下”,“贏亞太者贏世界”,中國應將重點從發達國家轉移到新興國家,而非簡單地錨定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