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發表文章,指內地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和城鎮化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要準確把握重大的趨勢和結構變化規律,推動房地產行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文章指,內地城鎮化發展進入中後期轉型提質階段,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去年達到65.22%,已逐步接近70%的拐點,可以預見城鎮化步伐將進入減速階段。人口數量方面,去年首次出現負增長,總和生育率跌破1.1,熱點城市人口淨流入放緩,非熱點城市人口淨流出增加,城鎮住房需求的人口支撐力面臨削弱,房地產業多年來「高負債、高槓杆、高周轉」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房地產市場正在朝著價格穩、結構優、質量高的方向,實現自我修復和轉型升級。

文章說,人均房間數是衡量住房供應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標,2020年中國城市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6.52平方米,10年間增加7.4平方米。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6000多萬套。預示著城鎮住房市場已從增量時代邁向存量時代,住房供給從大建設、高周轉邁向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新階段,發展目標已經從住有所居逐步升級為住有宜居、住有安居。

文章說,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劇,人口年齡集中區間,由30至45歲逐漸上升為40至60歲,這個年齡段經濟狀況較好、購房能力較強,亦都進入置換居住條件的正常周期,加上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改善性需求或將逐步成為重要甚至是主導部分。

文章又指,房價普漲的大開發時代基本結束,一、二線大城市繼續吸引人口,小城市和縣城的人口仍在流失,房地產市場進入新一輪結構分化期。「因城施策」調控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大城市住房投機需求被遏制,中小城市住房需求疲軟,進一步加劇住房價格區域分化程度。

文章又認為,城市群和都市圈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常住人口約佔全國的42%,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

大城市的新增建設用地有限,需要以完善的租賃市場增加住房供給;同時應允許城市群和都市圈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地區調劑;以城市群為整體制定房地產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