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發起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全球正充斥著平價的中國電動車,是透過巨額國家補貼令價格被人為壓低,正在扭曲歐盟市場。她強調,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又指需要與中國保持開放的對話。歐盟委員會表示,反補貼調查必須在啟動後13個月內實施措施,臨時措施必須不遲於9個月內實施。

歐盟中國商會表示高度關切和反對,敦促歐方客觀看待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指電動車及上下游產業鏈不斷創新,累積了整體產業優勢,為消費者提供高端、性價比高、可滿足不同範圍需求的電動車,這種優勢並非憑藉巨額補貼形成。商會呼籲歐盟不要隨意動用單邊經貿工具,來阻止或提高中國電動車產品在歐發展和經營成本,並應為外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和無歧視的營商環境。如果只因產品來源地而排除出市場,將有違歐盟在世貿組織的承諾。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兼產業研究部部長許海東早前已表示,從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來看,擔心一些國家強制實施供應鏈脫鉤,將影響中國品牌開拓國際市場。而中國汽車出口亦面臨各種市場限制、加徵關稅等風險。

內地近年電動車出口急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達107萬輛,按手增長58%。其中新能源車出口24.8萬輛,按年增長1.1倍;今年1至7月,中國汽車已出口近278萬輛,按年增長74%,出口額達到552億美元,增長逾倍。

而歐洲更成為中國汽車尤其新能源車出口主要目的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指,2021年中國49%新能源車出口是到歐洲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去年10月亦表示,中國電動車已佔歐洲電動車總銷量10%。

歐盟政策人士:歐方要更多投資創新 否則難追上中國

有分析預期,以目前中國產量的預期增長、歐盟經濟的相對開放,及歐洲和中國電動車之間的競爭力差距,預計到2025年,中國在歐盟27個國的汽車市場中所佔的8%市場份額,可能會翻一番,從而推動今次的反補貼調查。

一位參與歐盟政策的人士警告說,為歐盟企業提供的任何保護都可能無法解決與中國的創新差距,如果不更多關注和投資創新,這個重大根本問題可能會惡化。他又說,最近審查明年推出的高端中國電動車規格,已突顯這個問題,在質量和價格上擊敗許多歐洲車廠。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昨日宣布開展反補貼調查的同時,亦宣布歐盟今年稍後會與中國舉行峰會。 歐盟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亦會在今個月稍後前往中國,就經濟和貿易問題作高層討論,為年底會議作準備。

日前閉幕的德國慕尼克車展,有近一半是中國品牌,包括比亞迪、小鵬、零跑、阿維塔、賽力斯、東風風行等,也有寧德時代、地平線、商湯科技等供應商。有分析指,中國車企在車展上的反客為主,或令歐盟下定決心,但同時要注意歐盟成員國之間對調查現分歧。

法國力主調查中國 德國憂損害對華出口 

法國財長勒梅爾說,調查中國電動車將有助提振本土產電動車,避免用法國公共資金資助外國產電動車。他並敦促德國一起採取更嚴厲措施,保護歐洲工業。不過,作為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國的德國,反對任何懲罰性舉措,指可能會損害歐盟對中國的出口,帶來巨大損失。

汽車分析師Matthias Schmidt認為,法國汽車製造商高度依賴本國市場,如果新的中國品牌削弱法國市場在國內的主導地位,法國車廠將陷入巨大麻煩,法國經濟亦一樣。加上雷諾等法國車廠在中國並非太活躍,對低成本電動車更加敏感。但對德國來講,可不受限制地進入中國汽車市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