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今年反覆下跌,雖然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回購股份,但恆生指數較年初高點下跌超過20%,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13%;恆生科技指數也較年初高點跌超20%,今年累計跌超9%。內地《証券時報》統計,今年以來港股回購金額已經達到809億港元,約為去年全年的79%,亦是港股連續三年加碼回購。
報道指,從歷史經驗看,港股回購激增時,恆生指數均處於底部區域。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56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購。其中騰訊(00700.HK)今年以來86次回購,金額合計313.6億港元,佔港股總回購額的39%,其次為友邦保險(01299.HK)135次回購,金額201.8億港元,佔總回購額25%,兩家公司合計佔總回購額的64%。
但整體來看,156家出手回購的公司“蝕多賺少”,僅有41家回購均價低於現價。其中,賬面虧損最多的是友邦保險,回購均價是80港元,截至發稿時價格62.9港元,賬面虧損43億港元;其次是騰訊,賬面虧損36.4億港元;長城汽車(02333.HK)賬面虧損4.2億港元;長實集團(01113.HK)賬面虧損1.5億港元。
恆指公司早前預計,去年的股份回購趨勢,今年會延續。預計今年回購金額可能達到929億港元,是前5年平均水平的3.9倍;高水平的回購金額可能反映企業認為股票被低估。
同時,南向資金今年也加速流入港股,Wind統計數據顯示,南向資金9月淨流入港股超過500億港元,今年累計淨流入近2700億港元。不過報道引述一些分析師指,雖然明知港股估值便宜,但投資者也擔心跌入“估值陷阱”,因為港股流動性如果無根本性好轉,再低的估值亦不適合布局。
今年頭8個月,港股日均成交額1120億港元,按年下跌12%,低於長期的上升趨勢。但恆指公司認為,日均成交額下跌並不意味著港股失去活力,以8月計,港股交易轉手率(成交額/市值)為85%,反映交投仍然維持活力,尤其是恆生科技指數自推出以來的交易轉手率平均為91%,比大市交投更為活躍。
至於樂觀的分析師認為,從基本面來說,阿里巴巴(09988.HK)、騰訊等核心公司業績已經觸底反彈,內地對互聯網的整改階段性結束,今年上半年這些科技公司的營收、淨利潤均已恢復穩健增長,而人工智能的發展,可望啟動新一輪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