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經管學院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指香港要增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法律、貨幣、金融和監管基礎建設支持下,必須維持和加強與內地的現有優勢,包括資本、資訊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此外,香港作為中介角色,亦需增加與其他地區聯繫,包括歐洲、北美、東亞,尤其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地區,並尋求新興的潛在機會領域,例如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
港需保留自身特色 倘變中國普通城市將失吸引力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指,香港需要保留亞洲國際城市的特色,如果香港只變成中國的其中一個城市,將無法吸引外國人來港居住工作。他指,不論市民、企業或政府都應該記住,香港只有保留自身特色,才會有利自身發展,亦能貢獻國家。
另外,綠皮書指出,航空業與各行各業息息相關,當局需要確保本港航空業保持國際間領先角色。被問到近日國泰航空接連取消航班對本港的影響,鄧希煒表示,環顧全球,在疫情後仍然表現良好的公司,往往當地政府都有提早結束防疫措施,是及早開關的地區之一,或者當地政府向航空公司發放大額補貼,例如新加坡航空。他指,國泰航空面臨的問題,比全球領先的航空公司更加困難,因為中國採取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封關時間長,而香港作為自由市場,國泰航空未必能夠得到政府支持,所以短期內會遇到很多困難及挑戰,需要時間解決問題。
港大:不應主動放棄聯繫匯率 美國制裁風險低
綠皮書又指,雖然中美摩擦會短暫削弱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的好處,但影響非常短暫。除了現有的聯匯和浮動匯率以外,香港亦可採取其他形式的固定匯率制度。不過,掛鈎人民幣可能帶來運作上挑戰,處理不當可能引致系統性金融風險。
鄧希煒補充指,維持聯繫匯率的唯一風險,是美國政府或聯儲局無理地制裁本港金融機構,包括不容許持有或兌換美元,雖然風險不是零,但相信會發生的機會極低,如果本港主動放棄聯繫匯率,改為與另一個貨幣掛鈎,並不是深思熟慮的決定。
王于漸:辣招非全撤 樓市回春不易
港大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表示,今年本港經濟環境不會太樂觀,因為全球經濟環境脆弱,美國自2022年3月起,貨幣供應量收縮,至今已經20多個月,無可避免形成通縮壓力。他指,有人預測美國3、4月減息,但不一定發生,通脹能否跌至2%仍是未知之數,由於外部經濟環境惡劣,連帶香港亦會受壓。不過,他強調毋須太悲觀,因為本港仍有很多優勢,例如勞動市場活躍,失業率低,期望隨著內地經濟政策進一步放寬,香港可以明年以後受惠。樓市方面,不容易回春,當局「減辣」但並非完全撤銷,辣招令房地產市場沒有流通量,令投資減少。
倘增稅種將不利吸引資金人才
對於政府今個財政年度赤字預計可能逾千億元,王于漸說,財赤可以理解,因為疫情期間政府消耗很多錢,經濟又未完全恢復。他指,每逢經濟不好,都有人要求檢討稅制,強調增加稅種會影響香港營商環境,不利吸引資金及人才。現時全球很多地方都下調稅率,香港貿然加稅有如逆水行舟,不利發展。而本港面臨人口老化,導致龐大的醫療支出,當局需要思考醫療支出的融資方法,形容醫療問題比房屋問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