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下月起對中國汽車徵收最高達到48%的關稅,彭博引述研究機構預計,中國會避免觸發全面的貿易戰,總部在柏林的中國問題研究機構 Merics 預測,中國的報復行動,將主要針對芝士和豬肉等農產品。

歐盟開始對電動汽車進行反傾銷調查後,中國政府開始對白蘭地等歐洲酒類產品進行調查。Merics首席分析師岡特指,中國政府不會針對本身仍然需要的歐盟產品,包括機械、高質量工業投入品、化學品和醫療技術產品。

實際上,歐盟的關稅措施對中國的影響亦可能有限,中國汽車製造商即使在實施新關稅後,仍可能實現盈利;中國企業亦計劃在歐洲迅速建廠,可以抵銷關稅措施的影響。

中國對歐盟措施的初步反應,暫時仍限於口頭譴責。商務部要求歐盟糾正 "錯誤",並可能向世貿組織投訴。歐盟中國商會批評措施是 "保護主義",認為關於補貼的指控 "毫無根據或被誇大"。而歐盟在宣布新關稅後,表示已與中國當局聯繫,討論調查結果並探討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報道引述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中歐仍有談判空間,即使在徵收關稅之後,仍有可能協調立場。報道又引述知情人士指,在歐盟作出決定前,北京私下警告歐盟可能會針對航空和農業等行業徵收關稅。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艾西亞認為,中國不會馬上報復,但最終他們會找到辦法。

中國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說,隨著中國汽車製造商變得越來越強大,自然會面臨關稅上調等貿易行動。他又說,中國車企不會因加徵關稅而被擊敗,相反只會令他們變得更強大。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Joanna Chen表示,比亞迪(01211.HK)或能承擔歐盟進口關稅的大部分衝擊,因為它的汽車的獲利力優於同行。在歐盟加徵的關稅中,比亞迪適用的稅率是較低的17.4%,行業平均稅率為21%,擁有英國品牌MG的上汽則高達38.1%。

摩根大通分析師Nick Lai表示,即使增加關稅,比亞迪在歐洲出售每輛汽車的利潤,仍可能比在中國銷售的同款汽車高出1倍半左右。比亞迪亦積極進軍其他出口市場,從墨西哥到巴西,以至泰國和澳洲等。比亞迪歐洲首座電動汽車工廠落戶匈牙利,可透過本地生產來避免新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