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道,人民銀行與幾家主要金融機構簽署借入國債協議,期望為今年以來債市的凌厲升勢降溫。人行回覆彭博指,銀行有數千億元人民幣的中長期國債可供借出,會以無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債券,會根據債券市場運行情況,持續借入並賣出國債。

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孳息率均上升超過1個基點,分別報2.2625厘和2.479厘。財政部今日將發行580億人民幣的30年期特別國債。市場交易員正密切關注拍賣結果,以評估人行的借貸安排如何影響投資者需求。

今年以來,內地股市表現欠佳、經濟受壓等,令國債孳息率大幅下行,加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為加碼財政刺激而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亦未能阻止市場高漲,10年和30年期國債孳息率估值,跌至約20年來的低點。央行雖然近月多次向市場警示風險,並明確給出孳息率合意區間,但市場並未顯著降溫。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簽訂協議為人行干預市場打開了大門,主要是期望國債利率不會下行太快,但目前規模似乎更多是出於周期性目的,還不足以完全改變因利率下行等經濟原因驅動的市場力量,如果一些市場結構性預期沒有太明顯變化,估計到年底會繼續見到國債息率走低。

他又說,人行今次的貨幣工具操作,某程度是擴闊了工具選項,近期國債息以較快速度走低,對控制資產泡沫並非是太好的事,因此估計人行未來有機會繼續做,而且趨勢會越來越多。

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策略師Frances Cheung表示,以操作規模而言,數千億元是個不小的量,考慮到當前債券市場的牛市氛圍和伴隨的期限風險,賣出中長期國債的打算符合預期,即使貨幣操作可能不會對債券市場產生重大而持久的影響,但決策者在此時發出的信號亦很重要。

人行行長潘功勝上月在陸家嘴論壇表示,矽谷銀行事件顯示,人行需要及時修正和阻止金融市場風險累積,當前特別關注一些非銀主體大量持有中長期債的期限錯配和利率風險。分析指,長期來看,人行未來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將成為貨幣政策工具箱的重要部分,以實現基礎貨幣投放和流動性管理,但其中的實際問題是人行手中並無多少債券可賣。人行只是在十多年前購買逾萬億元特別國債,並將對應的外匯資產劃入當時成立的主權基金中投公司。截至5月底持有的國債規模略超過1.5萬億元。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稱,人行目的是防控風險,防止期限錯配給中小金融機構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但亦可能為銀行間流動性帶來潛在影響,因為人行賣出國債的同時將由市場收回部分資金,是人行向市場發出抑制投機的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