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發表文章,指利用外資、進出口及人民幣國際化等指標顯示,中國對外經濟運行有喜有憂、有進有退,充分印證中央關於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的重要判斷。

管濤指,6月底,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公布全球利用外資直接投資(FDI)的流量數據,顯示受世界經濟放緩、融資條件趨緊和地緣政治局勢的影響,去年全球利用FDI流量為1.33萬億美元,按年下降1.7%,小於同期中國利用FDI減少13.7%的跌幅。同年,中國佔全球利用FDI份額為12.3%,較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但管濤認為不必過度解讀。

他指,近年來中國利用FDI的市場份額有漲有跌、雙向波動並非罕見;其次去年FDI份額減少的地區並不單止中國,同期印度、美國、日本的份額分別較上年回落1.5、1.2和0.9個百分點,回落幅度亦不低。而且剔除有避稅性質的外資中轉地後,去年全球FDI流量連續兩年下降超過10%,意味著中國份額變化沒有看到的那麼大。

管濤又指,疫後中國整體利用FDI的份額仍是上升的,去年的份額較疫情前五年(2015至2019年)均值上升4.3個百分點,與美國同期上升4.9個百分點相比不遑多讓。而2020至2023年,中國佔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份額平均為12.3%,較疫情前五年均值高出1.3個百分點,反映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的努力。去年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利用FDI份額較疫情前五年均值大幅上升8.8個百分點,部分與中國加大對東南亞地區的直接投資有關。

至於今年,管濤指,由於聯儲局不斷延後首次降息時間,全球融資成本提高和融資條件收緊,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對中國吸引外資的負面影響持續顯現。首季中國國際收支口徑的FDI淨流入按年下降56.7%,較去年全年降幅收斂;商務部口徑的利用FDI下降28.9%,就較去年全年降幅擴大,顯示當前中國穩外資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外貿方面,管濤指,世貿組織統計,去年中國出口佔全球市場份額為14.2%,較2021年高點回落0.6個百分點,並出現2017年以來首次年度負增長,引發脫鉤斷鏈、去中國化的擔憂。但今年首季,中國出口按年增長1.5%,全球出口下降0.6%,中國出口佔全球市場份額為13.6%,按年上升0.3個百分點。如果將2024年1季度的情況,與疫情前5年同期均值相比較,中國出口競爭優勢的改善更加明顯,份額上升了1.8個百分點。

不過管濤指,中國外貿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而且不均衡,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而出口競爭激烈,出現以價換量的情況,亦可能為部份國家添加口實,非議中國經濟。

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到今年首季尾,全球持有人民幣外匯儲備餘額1792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底減少749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2.15%,較上年底回落0.14個百分點;但較2016年第4季至2019年第4季的均值,仍高出了0.59個百分點。再次印證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另一方面,外匯管理局統計,自去年3月起,人民幣超越美元成為境內銀行代客跨境收付的第一大貨幣,去年全年佔比48.6%(美元為46.1%),今年頭5個月升至51.8%(美元為43.6%)。人民幣國際支付功能亦加強,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聯盟(SWIFT)的統計,去年11月起,人民幣超過日元成為第4大國際支付貨幣,全年份額為3.05%,較上1年提高0.74個百分點;今年頭4個月平均佔比4.43%,按年上升2.27個百分點。

管濤指,使用不同的數據,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新進展會得出不同的判斷,需要多維度觀察,同時要以平常心看待,要認真貫徹落實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的戰略部署,加強上海和香港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