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規範金融機構"手工補息"的行為,和治理資金空轉,導致企業資金由存款轉至理財產品,人行公布,今年頭7個月,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23萬億元,而中信證券測算,7月底理財規模按月大幅增長1.78萬億元,增至30.30萬億元。
所謂"手工補息",即是金融機構利用手動調整利率機制,變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粉飾存款業績。光大銀行宏觀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指,企業存款明顯下滑,尤其活期存款下降更為明顯,主要與叫停"手工補息"、整治資金空轉及去年存款基數高等有關。
內地傳媒指,"手工補息"整改已步入尾聲。央行第2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截至6月底,21家全國性銀行整改進度已超過9成。措施主要是為了強化存款利率調整效果,緩解銀行淨息差收窄壓力,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手工補息"叫停後,研究機構同花順統計,上半年,622家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佔比,由去年的7.92%,提升至9.08%;上市公司認購的存款類資產佔比為77.9%,較去年同期的83.2%明顯下降。
面對企業的理財需求,理財公司針對法人客戶密集推出低波動、穩健類產品。其中2款產品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76%及2.97%。報道引述銀行理財人士透露,企業投資者配置資產的偏好改變,要求低風險、穩定收益、靈活管理。
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預計,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將有4萬億元至5萬億元的增量,今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將達3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