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數據疲軟,高盛、花旗等投資銀行紛紛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至4.7%,國務院轄下的《經濟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增速,均高於名義經濟增速,新發放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均處於歷史低位;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2月、5月、7月先後3次實施比較重大的調整,有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

文章又指,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深化,造成一定挑戰。但亦要看到,前期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積極因素集聚增多,中國經濟穩定運行、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文章說,在現時的背景下,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應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強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密切觀察政策效果,根據經濟恢復情況、目標實現情況和宏觀經濟運行面臨的具體問題,合理把握貨幣政策調控的力度和節奏。

文章指,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銀行增強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的預期目標相匹配。發揮好政策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的帶動作用,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文章又強調,作為超大型經濟體,中國必須自主把握貨幣政策,主要根據國內宏觀經濟和物價形勢進行調節,優先支持國內經濟發展。同時堅持匯率由市場決定,為"以我為主"創造條件。

彭博經濟研究就認為,內地8月份的經濟數據,敲響經濟疲弱加深的警鐘。生產與消費放緩幅度超出預期。固定資產投資失速。除非刺激政策大幅加碼,否則疲弱勢頭將延續至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