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人民日報》撰文,指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內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679億元,到去年增至超過126萬億元,佔全球經濟比重達到17%左右,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不變價計算,增長223倍,年均增長7.9%。其中,1979至2023年年均增長8.9%,人均GDP從1952年的幾十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27萬美元,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康義指,中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貨物貿易和外匯儲備第1大國、商品消費第2大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比1949年末提高55.52個百分點。去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33億美元,比1983年增長176倍;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0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61倍,規模均位居世界前列。

他又指,中國始終高度重視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創新指數全球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去年第12位,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2,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連續11年居世界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多年蟬聯世界第一,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增加值,相當於GDP的比重17.73%;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2。

康義指,75年來,中國實現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就業形勢長期穩定,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不斷發展。2013至2023年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超過35%。對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貢獻度超過40%。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1。

康義說,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以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更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