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汽車品牌在內地市場,面對本土車企的挑戰,銷量下滑,內地傳媒報道,保時捷為應對銷售斷崖式墮落,正準備擴建在內地的研發團隊,發起智能化衝鋒。
保時捷2022年在中國區銷量,直逼10萬輛,連續8年成為品牌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但隨著中國自主品牌快速崛起,保時捷在中國的年銷量去年下滑至7.9萬輛,今年頭3季度更只有4.3萬輛。
保時捷中國研發團隊於2022年成立,之前只是負責進口車型在內地上市的測試準備工作,團隊在2年時間內,規模不足50人。報道指,團隊計劃擴建,補齊智能座艙、ADAS高級輔助駕駛等智能化研發能力,未來將負責智能化應用在中國的適配開發工作。
同樣是外資品牌的特斯拉,在座艙本土化上,歷時3年在內地搭建400人規模的團隊,才能夠達到合格效果。報道引述多位保時捷車主指,保時捷似乎聽不懂中國話,基礎的調溫度、開關窗、調音量等控制指令無法響應,更無法實現搜索導航目的地,或中途更改目的地等進階需求。新團隊的使命之一,便是讓保時捷聽懂中國話,同時能夠執行更多車輛控制功能。
而特斯拉在導航方面,同百度地圖達成合作,大幅提升車機的實用性。而內地自主品牌更湧向在車上使用語音大模型的方向,特斯拉固定指令式的語音功能,已經顯得落後。
保時捷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市場車主的平均年齡僅37歲,且女性用戶比例高達50%。報道指,這個範圍的消費群體,已經被新晉的自主品牌攻佔,座艙的智能體驗逐漸成為買車的必要條件。爭取這批買家的外資品牌,需要更多投入,更需要加快腳步。